眾所周知,宇宙大得離譜,如果你站在宇宙里的某個點上,可以隨心所欲地東張西望:上下左右前后,想看哪兒看哪兒!
你甚至可以幻想同時看到所有方向:不只是躺在草地上盯著半邊天空發呆,而是360度全景環繞立體聲杜比音效——哦不對,是全方位視角啦!
但問題來了!每次科學家們自豪地展示宇宙微波背景圖(就是那些來自COBE、WMAP、Planck這些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的太空任務),它們都是橢圓形的!
不是正方形,不是圓形,也不是恐龍形狀的(說實話,如果宇宙長得像霸王龍就有意思多了)。
那么,為什么偏偏是橢圓形呢?讓我慢慢道來...
當球變成餅,慘劇就發生了!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我們熟悉的家——地球開始說起。
地球基本上是個球,對吧?(好吧好吧,地理老師可能會說是"略微扁平的橢球體",但除非你是衛星或者杠精,否則這個區別真的不重要)。
我們表示地球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當然是地球儀!那個你小時候可能當足球踢過,然后被老師沒收的圓球球。
地球儀之所以這么棒,是因為它保留了四個重要特性:
- 經緯線永遠垂直相交,像是有強迫癥的設計師畫的網格
- 每塊土地的面積準確無誤,格陵蘭不會突然膨脹成超級巨人,也不會讓澳大利亞看起來比實際?。ò拇罄麃喨吮硎靖兄x)
- 地圖完全連接,沒有詭異的裂縫讓企鵝從南極掉進虛空
- 各大洲的形狀不扭曲,意大利靴子就是靴子,不會變成高跟鞋或拖鞋
可是,問題來了!當你想把這個球面變成平面展示時,麻煩就大了!
橙子皮的悲慘命運
你有沒有試過把橙子完整剝皮,然后嘗試將皮平鋪在桌子上,不讓它撕裂或起皺?
如果你說你成功了,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打破了空間幾何定律,建議立刻去申請數學界的菲爾茲獎!
因為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橙子皮(或任何球面)無法完美地展平到二維表面上,除非你對它做一些"手術"——要么切開它,要么扭曲它,要么兩者兼而有之。
這就是為什么當你剝橙子時,皮總是會破成幾塊,或者起皺皺巴巴的。
這不是你的剝橙子技術有問題,這是純數學在作怪!球面幾何和平面幾何就是不一樣,這就像試圖讓方形積木變成圓形——除非你有神奇魔法或者錘子,否則是不可能的!
人類為了解決這個"如何把球弄平"的千古難題,發明了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地圖投影。
墨卡托投影:形狀帝國,面積噩夢
這就是你在小學教室墻上掛的那種世界地圖,長方形的,整整齊齊的。墨卡托先生(其實是個16世紀的比利時地理學家)想出了這個主意,主要是為了航海。在這種投影下:
- 經緯線都是筆直的,還互相垂直,強迫癥患者表示十分滿意
- 任何方向的角度都準確無誤,航海家們可以按照指南針精確導航
- 但!高緯度地區膨脹得比吃了十碗餃子的我還夸張!
格陵蘭在墨卡托地圖上:「看我!我超級無敵大!我可以吞下整個非洲!」 南美洲:「別信他,他其實只有我八分之一大...」 南極洲:「我在地圖上簡直是個龐然大物,實際上我只是個胖乎乎的大陸而已!」
如果地球是個班級,墨卡托投影就是那個把北極和南極區域吹得特別夸張的吹牛大王。
古德同積投影:橙子皮理論實踐者
這個投影看起來就像有人把橙子皮撕成幾塊,然后說:"完美!就這樣印成地圖吧!"
古德先生(又一位執著的地理學家)的目標是保持面積準確,這確實做到了:
- 每個大陸的面積比例精準無誤
- 國家大小關系一目了然
- 但!地圖上有好幾道醒目的裂縫,看起來像是地球被什么巨獸抓傷了
南極洲在這種投影下甚至被分尸成幾塊,企鵝們表示強烈抗議:"我們家明明是一整塊大陸,不是被切碎的披薩!"
這就像你小時候做手工,把橙子皮貼在紙上交作業,老師可能會給你加分創意,但絕對不會用它來指導你環球旅行。
摩爾威德投影:橢圓界的扛把子
然后,來了一位叫摩爾威德的聰明人(實際上是兩個19世紀的德國地圖制作者合體的名字),他想:"何不把地球變成橢圓形呢?"
于是我們有了摩爾威德投影:
- 它是個橢圓,寬度正好是高度的兩倍(像個壓扁的圓)
- 它保持面積準確,格陵蘭不再能吹牛
- 地圖完全連接,沒有惱人的裂縫
- 但!高緯度和邊緣經度的形狀扭曲得像哈哈鏡里的人臉
北極和南極在這種投影下變成了長長的直線,就像被拉面師傅拉長的面條。俄羅斯看起來比實際更胖更寬,而赤道附近的國家則相對正常。
這就像是一種地理妥協——"好吧,我不能同時擁有所有美好的東西,那就保留面積正確和連接完整吧,至于形狀...嗯...將就一下?"
宇宙的橢圓秘密
現在我們終于可以談論宇宙地圖了!當天文學家們面對"如何表示整個宇宙球面"這個問題時,他們基本上面臨和地理學家一樣的難題,只不過規模更大。
你站在地球上,環顧四周。你能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球面,向所有方向延伸。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那個宇宙大爆炸留下的"化石輻射")也是如此——它來自所有方向。
那么,如何在平面上展示這個全方位的信息呢?
天文學家們選擇了——摩爾威德投影!就是那個橢圓形的家伙!
這意味著他們把整個天空(是的,全部360度的經度和從北極點+90°到南極點-90°的緯度)壓扁成一個橢圓,橢圓高度剛好是寬度的一半。這就像把整個宇宙塞進一個鴨蛋形狀的餅干模具里!
為什么選它?
天文學家們不是隨便選的。摩爾威德投影有幾個對宇宙制圖特別重要的優點:
- 面積保真- 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時,科學家們需要精確知道某個特征占據了多少"天空"。想象你在數星星,你需要知道哪個區域星星多,哪個區域星星少,面積準確就變得至關重要。
- 連接完整- 沒有割裂的區域,這意味著你可以看到整個連續的宇宙圖景,而不是被分割成幾塊的拼圖。
- 相對簡單- 橢圓形狀相對直觀,至少比那些看起來像被貓撕碎的地圖好理解。
當然,代價是什么呢?邊緣部分扭曲得像融化的奶酪!靠近橢圓邊緣的宇宙結構形狀會變形,看起來被拉長了。
但天文學家們表示:"嘿,至少我們知道它們的大小是對的!形狀嘛...誰在乎呢?反正那里的星系也不會抱怨自己在照片里顯胖了。"
沒有完美地圖,只有不同的慘
當然,摩爾威德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有一堆其他花里胡哨的投影:
HEALPix投影:天文學家的秘密武器,在計算中特別有用,但看起來赤道附近不錯,兩極像被外星人咬了一口的餅干。
埃克特IV投影:自我介紹:"我是摩爾威德和墨卡托的混血兒!我繼承了爸媽的一些優點,也繼承了他們的一些缺點!"
博格斯形態投影:"我保留形狀!"(地圖悄悄補充:"但代價是我看起來像被剪刀剪過的小學手工作業")
凡德爾金騰投影:"我什么都不保留得特別好,但我看起來很酷,特別適合掛在有復古審美的天文學家辦公室墻上!"
重點是:當你看到那些橢圓形的宇宙地圖時,那不是因為宇宙真的是橢圓的,而是科學家們經過深思熟慮后的妥協產物。他們選擇保留面積準確性和完整連接性,而犧牲了形狀準確和角度垂直。
更多宇宙地圖的小秘密
讓我再透露一些有趣的小細節:
- 中心點可以任意選擇- 那些橢圓宇宙地圖的中心點通常放在銀河系中心或者其他有趣的地方,但理論上可以把任何點放在中心!這就像自拍時選角度一樣,總是把自己最帥的一面放中間。
- 顏色也是人為選擇的- 那些炫酷的藍紅相間的宇宙微波背景圖?顏色是人為添加的,用來顯示溫度差異。真實的微波我們肉眼根本看不見,否則你家微波爐工作時就像迪斯科舞廳了。
- 地圖投影爭論從未停止- 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至今仍在爭論哪種投影"最好"。這就像爭論披薩應該是芝加哥厚底還是紐約薄餅一樣,可能永遠沒有定論,但爭論的過程很有趣!
結論:真相就是個蛋!
所以下次當你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橢圓形宇宙地圖時,請記?。河钪娌皇菣E圓的,只是我們畫不出更好的圖了!
但嘿,至少這個橢圓蛋讓我們能看到整個宇宙,雖然有點扭曲,但比15個分裂的碎片要好多了!畢竟,誰想看到一個破碎的宇宙呢?我們的社交媒體時間線已經夠碎片化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