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掀起了一場關稅風暴,對中國加征34%的“對等關稅”,加上之前的20%,總稅率高達54%,直擊中國制造業的命脈。這還不算完,他對越南、柬埔寨砸下46%、49%的重稅,把中國通過東南亞轉口輸美的“曲線救國”路徹底掐死。與此同時,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卻在這當口深陷一樁230億美元的港口出售案,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的43個港口,橫跨23國,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戰略要地。這交易在美國眼里是“控制全球航運”的天賜良機,可在中國這邊卻是“賣國”的罵聲一片。特朗普的關稅戰堵死了中國一條生路,李嘉誠的港口案又捅了一刀,中美博弈的暴風眼里,這位香港首富再也躲不下去,是選資本還是選國家,他必須給個答案。
特朗普這關稅戰打得又狠又準。對中國54%的稅率已經夠嗆,可他還不滿足,硬是把越南、柬埔寨這些東南亞轉口國也摁死。過去幾年,中國企業靠越南這“組裝工廠”喘口氣,80%的零部件從中國運過去,組裝完貼個“越南制造”標簽銷美國,2024年越南對美順差沖到1235億美元。可46%的關稅一砸,這路直接廢了。廣東一家電子廠老板叫苦不迭:“本來想搬越南躲關稅,現在成本比直送美國還高,搬了個屁!”光伏產業更慘,美國是大市場,關稅一加,組件價格漲20%,東南亞同行立馬搶飯碗。更毒的是,墨西哥這條“后門”也被堵死,以前中轉能省30%,現在全完。這沖擊波還往外炸,蘋果30%產能想挪出中國,越南、印度配套跟不上,iPhone 16得推遲;大眾汽車在中國缺芯片,產量砍半。IMF算了筆賬,關稅戰打一年,全球GDP掉1.2萬億美金,每天33億燒沒了,特朗普這是拿全世界當柴火。
中國這邊正咬牙硬扛,李嘉誠的港口交易卻像顆炸彈炸開了鍋。230億美元賣43個港口,巴拿馬運河兩端是重頭戲,這“黃金水道”扛著全球5%的貿易量。美國要是拿下,中國貨輪可能得交“天價過路費”,甚至連靠泊都排不上號。上海海事專家警告:“液化天然氣和鐵礦石全靠這條線,被卡脖子,能源安全就懸了。”這交易在美國眼里是“戰略大禮”,可在中國這邊是“心腹大患”。國內輿論炸了,香港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直言:“美國要的不是生意,是國家利益,港口賣了維護誰的利益?”立法會議員管浩鳴更狠:“美國把這當戰略行動,企業別裝傻。”中國政府也沒閑著,反壟斷審查已經啟動,法律專家放話:“只要威脅中國供應鏈,這交易就得掂量掂量。”之前高通收購恩智浦不就因為影響中國市場被卡過嗎?李嘉誠這步棋,踩了雷。
這倆事撞一塊,擺明了是中美博弈的縮影。特朗普用關稅堵中國,李嘉誠賣港口卻像給美國遞刀。中國轉口路沒了,企業直面54%的重壓,東南亞、墨西哥全廢,供應鏈被掐得喘不過氣。李嘉誠呢?230億看著誘人,可這錢燙手。賣了,國內反壟斷能罰得他吐血,還得背上“賣國”的罵名;不賣,美國那邊貝萊德不干,特朗普的脾氣也不是好惹的。他這時候不站隊不行了,商人逐利天經地義,可國家利益跟資本利益撞車,選哪個?長和在中國和香港的根基深,丟了這塊等于自斷一臂,可賣了港口,西方市場也未必保得住。香港媒體喊得狠:“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話不只是說說,中美科技戰、貿易戰打到這地步,任何短視的買賣都是給自己挖坑。
這局還沒完。特朗普的關稅能不能真壓垮中國?東南亞會不會跟越南一樣服軟?李嘉誠這230億到底賣不賣?中國反壟斷審查會不會直接斃了這交易?美國拿下巴拿馬港口,會不會真卡中國脖子?每一步都像踩鋼絲,每一招都透著殺機。李嘉誠要是賣了,14億人的信任沒了,短期賺再多也是飲鴆止渴;不賣,他得罪美國,西方生意還做不做?這抉擇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是整個商界在中美博弈里的試金石。你要是想知道李嘉誠會不會在這場風暴里翻船,別眨眼,盯著看吧。下一幕,絕對夠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