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擔心生病了沒人照顧,現在養老中心有醫生護士常駐,還能針灸按摩,我這老腰疼緩解了不少!”3月31日,在新建成的宜豐縣新建養老服務中心康復室里,75歲的李奶奶邊接受理療邊豎起大拇指。
這背后,是縣政協連續三年聚焦醫養結合議題的協商“接力”,更是政協委員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提案破解難題的生動實踐。
“醫養兩張皮,老人跑斷腿”——這是2023年縣政協委員蔡輝在調研中聽到的群眾呼聲。他提交的《關于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案直擊痛點,提出“醫療資源下沉養老機構”等建議,引發民政、衛健等部門“解題”。
“去年我們與縣人民醫院簽約,每周有專家坐診,還開通了綠色轉診通道。”縣政協委員、縣民政局局長陳成指著墻上的“醫養協作流程圖”介紹,如今中心不僅配備全科醫生和康復師,還與周邊3個養老中心實現遠程會診,老人足不出院就能完成CT檢查。
2024年,劉海燕委員提出的《提倡社區養老,幸福生活在身邊》建議,助推了縣民政局與仁愛康正醫養結合養老中心等三家機構簽訂協議,根據服務對象需求,試點養老機構明確了與家庭養老床位相配套的生活照料服務清單,每月上門服務不少于30個小時。
“以前覺得養老院就是等日子,現在天天有活動,上周還組織我們去花海春游!”在縣康正醫養結合養老中心,老人們圍坐聊天,身后電子屏滾動著當日的健康課程表。護工小張笑著說:“委員們來調研時,對衛生間防滑墊厚度都要量,馬桶扶手都是加熱的!”
3月28日,在2025年縣政協提案交辦會上,醫養結合仍是焦點。況榮、張正周等委員提出了《關于強化失能老人和殘疾人關愛工作》提案,關注到:“失能老人護理專業性強,建議推廣‘家庭養老床位’,把醫院服務‘搬’進家門!”
會上,陳成當場答復道:“我們對166戶困難家庭供應相關失能康復照護輔具,今年將持續完善健全失能老人照護機制,為分散供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照護服務,通過與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簽訂協議,提供上門看病服務。”
從“治病”到“防病”,從“機構養老”到“床邊醫養”,縣政協持續關注養老事業發展,為該縣促進醫養結合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助力增強老年人健康養老獲得感。(況榮 鐘思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