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財經記者 張琴 實習記者 曹鑫鑫
近日,“燕窩第一股”燕之屋發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凈利潤為1.6億元,較2023年下滑24.18%,打破了此前連續四年凈利潤增長的趨勢。
業績下滑背后,是營銷費用激增、研發投入薄弱、行業及消費環境變化等多重挑戰的集中爆發。
日前,為進一步了解行業生態、品牌競爭等市場變化,記者實地探訪了位于山東濟南的部分燕窩門店,據多位銷售人員表示,消費端行情變化明顯,內卷加劇,獲客并不容易。
龍頭企業業績下滑,銷售費用連年增長
2024年全年財報是燕之屋近五年來盈利的首次負增長記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除了毛利同比增加1.79% 至10.13億元,燕之屋營收只有4.37%的個位數增幅、凈利潤驟降24.18%,凈利潤率已跌破10%。
二級市場上,截至3月31日,燕之屋收盤價為每股6.6港元,較發行價已跌超30%。
對于利潤下滑,公司在年報中坦言,主要源于銷售費用激增。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銷售及經銷開支達6.71億元,占總營收的32.7%,同比增長19%。
放至全年,其一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為6.71億元,較2023年5.63億元大幅增加了19.1%。
事實上,燕之屋從未吝嗇過營銷支出。根據財報,2020年至2023年,燕之屋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到3.18億元、3.99億元、5.04億元和5.63億元,其中廣告及推廣費用始終占據六到七成比重。
從成本和費用結構來看,2021—2024年,燕之屋產品毛利率分別達到48.2%、50.8%、50.7%、49.4 %,凈利潤率分別為11.4%、11.9%、11.29%、7.82%。
與高營銷形成對比的是,其研發費用率常年徘徊在1%上下。2020年至2023年,研發投入分別為1768萬元、1898萬元、2432萬元和2638萬元,遠低于營銷投入。2024年,燕之屋研發費用為2854萬元,不足營銷開支的5%。
燕窩行業競爭加劇,記者線下探訪
燕窩市場正迎來激烈競爭。在燕之屋的年報中,對市場也做出了“已達白熱化”的描述。
記者注意到,除燕之屋、小仙燉等知名品牌外,燕小廚、遇見鮮燉等燕窩品牌近年來異軍突起,傳統滋補保健巨頭同仁堂、東阿阿膠、片仔簧等依托雄厚的滋補底蘊“跨界”入局。
作為保健養生企業規模數量全國第一的“隱形養生大省”,山東的燕窩市場競爭如何?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位于山東濟南的部分燕窩門店。
濟南線下門店有燕之屋、遇見鮮燉等品牌燕窩,還有東阿阿膠、金海福等跨界燕窩相關旗艦店,從門店數量來看,燕之屋在品牌燕窩中仍占絕對優勢,全市約9家門店。
在位于窯頭路的一家燕之屋門店內,主推千元價位的燕窩產品,也有萬元的高端干盞燕窩。據店員介紹,線下產品主要以商務禮品為主,依賴中秋和春節兩個銷售旺季。去年“獲客很難”。
獲客難的背后是燕窩行業的“下滑”。在記者探訪中,不少燕窩柜臺的銷售都表示“(生意)不好做”,也有經銷商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整個市場都在下滑”。
“以前確實會有些燕窩禮盒的采購需求,但從去年就換了,現在會更傾向買一些性價比高的(禮品)”,探訪當日,一位在燕之屋門店咨詢的市民于女士向記者表示:“今天剛好路過也再了解下行情”。
面對消費端的市場變化,不少燕窩品牌開始下探價格。
在文化東路一家“遇見鮮燉”門店,有外賣燕窩消費者告訴記者,算上平臺的滿減券,單罐燕窩有時到手價僅為30多元,據店員介紹,“這樣的(產品)每天能賣一百多瓶”。
而主打高端的燕之屋也早已放下身段,據財報顯示,2024年其單價在兩百元左右的燕窩粥成為新的銷售增長點,全平臺累計銷售超735.8萬碗,收入人民幣超9000萬。
燕窩缺少行業標準,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事實上,主打高端的燕窩近年一直存在“高溢價”和“智商稅”的相關質疑。
據業內人士透露,市場上燕窩種類基本分為大盞、中盞、小盞、大中小條、燕條。以中盞燕窩為例,批發商供貨價一克十幾元,因為燕窩沒有統一價,同仁堂零售價可以賣到80-90元,溢價空間比較高。
而其重要的成分“唾液酸”的營養價值也在營養學界存在著爭議。有科學檢測顯示,燕窩中唾液酸的營養價值與雞蛋、牛奶相近。
以燕之屋108克的碗燕為例,根據旗艦店的商品詳情,其中添加了3.1克干燕窩,售價約折合為258元/碗,比雞蛋的價格已高出數十倍。
除了價格爭議,燕窩的產品投訴也呈現高發態勢。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記者看到,涉及燕窩相關的投訴就有一千五百多條,涉及燕小廚、燕美娘、燕之屋、同仁堂等品牌,消費者反映通過線上平臺購買的燕窩在食用過程中出現了類似樹葉、玻璃的雜質,以及還有貨不對板、虛假宣傳等。
日前,燕窩消費者趙先生向記者反映,其妻子在去年9月于小仙燉天貓店購買了769元的小仙燉中秋燕窩禮,12月11日將密封商品開蓋發現燕窩里有一只蟲子,在多次要求該店面退款賠償后,截至目前仍均未獲得回應。
記者了解到,小仙燉是2014年創辦的鮮燉燕窩品牌,2021年,其就因實際使用原料和宣傳原料不符,實際產地與標注產地不符等原因涉嫌虛假宣傳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我國目前燕窩行業缺少明確具體的行業標準,有關各方對燕窩產品的營養價值認識并不統一”,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呼吁,應盡快建立燕窩產品的行業、國家標準,有關部門也要對燕窩產品市場加強監管。
3月27日,就輕研發重營銷能為燕之屋帶來多少占比的營收轉換,小仙燉近年來的業績情況,記者向上述兩家企業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采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