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木槿媽媽
來源丨中學生聽書
ID丨tingshu2018
曾有一位資深班主任說過:
“同一個班級中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們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
教育路上,千千萬萬個父母都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能成才、有出息。
然而,家長絕不能在指望孩子自覺中靜待花開,孩子的教育是有期限的,一旦錯過便無法重來。
要知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從小栽培孩子,默默耕耘。
父母想要養出一個優秀且自律的孩子,不妨試試人民日報推薦的這些方法,越早管住孩子這6點,孩子的成才之路會少很多阻力。
01.
培養習慣,長期堅持
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壞習慣,耽誤孩子;好習慣,成就孩子。
學生階段是孩子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節點。
好習慣是養出來的,好成績是幫出來的,好孩子是教出來的。
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培養好習慣開始。
1. 管好孩子學習習慣:
要求孩子做到上課專心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及時整理錯題和自己薄弱知識點,按時預習復習,學會總結答題方法和技巧,積極思考,善于提問,勇于質疑。
2. 管好孩子生活習慣:
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鍛煉身體,為孩子立下遵守時間的規矩,準許孩子參與家務。
山不讓塵,川不辭盈。
好成績,都是在日常好習慣中一點一滴累積而來。
父母前期重視習慣培養,孩子后期學習更省力。
02.
提升自己,終生學習
人的差距在閱讀,閱讀的差距在家庭。
沒有書香氛圍的家庭,別指望他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
不閱讀的孩子,就是潛在的差生;不合格的父母,教出不及格的孩子。
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就是勤翻書,常閱讀。
父母在閱讀中更新教育觀念,完善教育方法,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在閱讀中涉獵文理通識,提升學習能力,為未來人生蓄力。
正如特級教師于永正說的那樣:
“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但結實,而且有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閱讀,于父母和孩子,都是最好的補課。
1. 陪伴閱讀:
家長不要一回到家就窩在沙發刷手機,家里沙發、床邊都放幾本書,有條件可以專門設置閱讀角,空閑時陪孩子一起閱讀,寫下閱讀心得,分享閱讀感悟。
2. 主動學習:
新事物新知識層出不窮,家長培養孩子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未來立足社會的保障。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頂配的教育,就是孩子和父母在閱讀中共同成長,一起進步。
03.
制定計劃,拆解目標
學習,對于孩子來說,就像一場場升級打怪。
小學階段,課程相對簡單;初、高中階段,課程難度逐漸升級,對孩子的自學能力和自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家長前期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制定計劃、達成目標,就很容易讓孩子在學習中陷入混亂。
正如心理學上的“手表定律”:
如果你只有一塊手表,你能很準確地知道現在的時間,而如果你同時拿著多塊手表,由于每塊表上的時間都不同,你反而無法確定時間了。
同理,日常教育孩子時,要告訴孩子不要制定多個目標,而是要選準一個,全
力出擊,這樣才能化解難題,輕松完成學習任務。
1. 目標設置要適當、明確和具體:
適當就是不能過高或過低;明確是指目標要便于對照和檢查,不能空談;
具體是指將每周的任務分配到每一天,比如“讓孩子數學達到中上水平”,那么每天就要做10道計算題,5道應用題.
2. 設置目標完成激勵機制:
適當的獎勵是孩子開啟下一階段學習的動力,獎勵的物品可以是孩子這段時間心心念念的東西,也可以帶孩子去吃一頓大餐,認可孩子的努力。
父母教會孩子制定計劃、拆解目標,是提升孩子學習效率,激發學習內驅力,讓孩子學習更有成就感的關鍵。
04.
找準方向,事半功倍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讓陳景潤去參加長跑比賽,讓作家莫言去跳高,讓劉翔去學習高等數學。
結果是他們都變成了彼此領域的差生,原因就在于放錯了位置。
同樣,沒有一無是處的孩子,父母只需把孩子放到適合他們的位置,孩子就有成功的機會。
JK羅琳有句話說得很對:
“決定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孩子能有多大成就,取決于父母在教育路上扮演何種身份,做出哪種選擇。
父母扮演引領者,因材施教,孩子便能展翅高飛。
父母扮演決策者,獨斷獨行,孩子只會毫無主見。
從今天起,請所有家長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
1. 發掘潛力: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應該是最了解他們的人,鼓勵孩子接觸多方面事物,才能發現孩子興趣所在,幫助他們找到內心真正熱愛的事情,實現人生價值。
2. 提前規劃:
教育孩子不能只看眼下成績,每個孩子都有長板和短板,利用長板優勢,為孩子未來鋪路才是明智之舉。
條條大道通羅馬,在多元化的時代,教育更是如此。
05.
愛惜身體,健康無價
孩子只有擁有健康,才能創造無限可能。
正如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
“如果沒有健康,智慧就無法表露,文化就無法施展,力量就無法戰斗,知識就無法利用。”
健康飲食的孩子,大腦聰明;早睡早起的孩子,嚴于律己;熱愛運動的孩子,身心健康。
聰明的父母都能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身體,不透支健康。
1. 遠離“垃圾快樂”:
家長要為孩子傳遞娛樂有度的思想,多陪伴孩子,以身作則,防止孩子沉迷網絡游戲。不要給孩子買含糖高、反脂肪酸高、添加劑多的零食。
2. 堅持鍛煉:
鼓勵孩子每天堅持跳繩,周六日帶孩子早起跑幾圈,打羽毛球,爬山,都是不錯的親子運動項目。
《你好,李煥英》中,有句經典臺詞道出了天下父母最質樸的心聲:
“我未來的女兒啊,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成長路上,無論遇到天大的困難,也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你的身體和健康永遠是第一位。
孩子在別人眼中或許是棵草,卻永遠是父母手心里的寶。
06.
把握當下,不負韶華
曾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張霽,一路從三本逆襲到博士。
他說自己并非是天才型選手,屬于后天努力型。正是因為抓住了讀書的機會,才讓自己變得優秀。
知識改變命運,孩子人生的高度,取決于書本的厚度。
當孩子抱怨讀書苦時,帶他去看紀錄片《翻山涉水去上學》,讓他感受當下自己有多么得幸福。
當孩子厭學、逃課時,帶他去看紀錄片《十八歲的流水線》,讓他明白那些因為錯過讀書機會的少年,在未來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盛年不再來,一日再難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真正的彎道超車,就是不負韶華,腳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1. 努力讀書:
校園之外沒有溫室,上學時珍惜時光的孩子,用讀書那幾年的自律贏得了今后的自由。
2. 積極向上:
自信,是孩子成功的密鑰,生活中,家長要用樂觀的心態陶染孩子,讓孩子擁有遇事不放棄的韌勁。
請告訴孩子:
你今天的日積月累,才會換來明天別人的望塵莫及,該奮斗的年紀不能選擇安逸,把握當下,用力奔跑,才能改變人生。
文末點個“贊”,與所有父母、孩子共勉。
育兒不慌張,阿呆爸來幫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