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正處于從實驗室邁向工程化的關鍵階段,技術突破與資本涌入為其注入強勁動力。盡管挑戰仍存,但其作為終極清潔能源的潛力無可替代。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材料、設備及技術集成領域的龍頭企業(如安泰科技、久立特材),同時跟蹤政策動態與國際合作進展,以把握這一萬億級賽道的長期機遇。
商業化進程:
- 短期目標(2030-2035年):全球首座核聚變試驗電廠有望建成,中國能量奇點公司提出2035年實現“第一度電”的目標。
- 中長期規劃(2050年):ITER預計2034年啟動實驗,中國CFETR計劃在2050年實現聚變能源的電網應用。
- 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全球核聚變市場價值達數十億美元,2035年相關裝置市場規模或超2.26萬億元。
可控核聚變13家核心企業,機構抱團重倉持有,最高超800家機構持有;
三花智控(002050)中國制冷空調與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的龍頭企業;
可控核聚變相關業務:當前可控核聚變仍處于技術驗證階段,中國在磁約束(如EAST裝置)和緊湊型聚變裝置(BEST項目)領域取得突破,但商業化時間表預計在2035年后逐步推進。
中國高溫超導材料的領軍企業,在可控核聚變產業鏈中占據關鍵地位。
西部超導(688122)
可控核聚變相關業務: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低溫超導線材(NbTi超導線材)的中國唯一供應商,承擔ITER項目用超導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公司開發了核聚變用NbTi超導線材的工程化生產技術,單根線材長度可達萬米級,各項性能指標全面滿足ITER技術要求。
隨著全球可控核聚變商業化進程加速(預計2035年后逐步落地),西部超導作為超導材料領域的龍頭,將持續受益于實驗堆建設需求。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其高溫超導材料研發進展及ITER后續訂單釋放節奏,同時關注公司產能擴張計劃(如2025年規劃的超導線材產能提升項目)。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