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交易日剛結束,李嘉誠對外發表講話,只字不提被調查問題,新變數或許出現,貝萊德已釋放信號。
4月3日,也就是長和實業宣布與貝萊德財團進行港口交易剛滿30天,李嘉誠首次公開露面,發表了一段約4分鐘的視頻講話。李嘉誠主要提及向新加坡兩家醫院捐贈治癌儀器的事,稱希望這個尖端技術能造福新加坡和其他地區的癌癥病人,他還提到該儀器從去年9月引入香港后,已經成功治療了50名肝癌病人,但針對港口交易被審查一事,李嘉誠卻只字未提。值得注意的是,4月2號是長和實業與貝萊德財團原定的交易日,由于中方社會各界的呼吁和官方壓力,長和宣布暫緩交易,因此2號并沒有簽署協議,李嘉誠在交易日剛結束就匆匆露面,或許暗藏玄機。
首先是講話內容上,李嘉誠雖然沒有就港口交易表態,但字里行間卻突出了自己對香港地區和新加坡等地的醫療貢獻,有意挽回自己的形象。其次是用普通話講話,近一個月來,社會各界對長和的港口交易不滿,長和系股價連續十幾個交易日暴跌不止,資產縮水七百多億港元,李嘉誠的普通話明顯是對內地說的。最后是港口交易上,盡管李嘉誠并未表態,但在外交部、港澳辦和商務部等多部門下場后,長和實業與美企的交易已上升到中美博弈的范疇,李嘉誠或許還沒有拿定主意。
李嘉誠目前的主要意圖,或許是等待官方的審查結果,長和宣布暫緩交易就是這個原因。貝萊德財團嗅到了不妙,3月31號,貝萊德發布股東函,稱港口交易是長和實業與意大利公司地中海航運集團的買賣,自己只是出錢,后者才負責具體運營。此舉是想打消中方有關部門的顧慮,為港口交易“開綠燈”,理論上講,長和實業可以無視官方的審查,執意與美企達成交易,但后果可以預見,如果涉嫌反壟斷會被調查,股價可能進一步暴跌。
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在內地和香港地區擁有大量的房地產項目和基礎設施資產,次子李澤楷在內地同樣有很多投資,放棄中國市場并不現實。長和宣布暫緩交易和李嘉誠的講話,已經表明了李氏家族的態度。從李嘉誠的角度出發,推進港口交易或終止交易都不是辦法,前者的后果已經出現,長和的股價暴跌就是例子,而單方面宣布終止交易,很可能會面臨天價違約金或美方的制裁,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決定權交給官方。
如果官方叫停交易,在商業中屬于“不可抗力因素”,或許能減少長和違約的損失。值得注意,4月2號,美總統特朗普對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稅,引發了多國的反對,一場席卷全球的經濟戰或將爆發,在這個時候李嘉誠表明自身立場,不排除有保持平衡的意圖。如果長和在等待,那么港口交易的變數就是相關部門的調查結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