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退伍士兵的生活,其實過得比自主擇業干部還要好。可能有人對此不服氣,覺得自主擇業干部都是在部隊服役20多年的營團職軍官,而且大多是軍校畢業生,要是不選擇自主擇業,妥妥能成為公務員,怎么會混得不如當了幾年兵的退伍士兵呢?
畢竟自主擇業干部還有退役金保底,就算做生意虧了,靠著退役金也能維持生活,怎么就比不上退伍士兵呢?
在很多人印象里,自主擇業干部大概率會比退伍士兵過得好。然而在現實中,情況未必如此。咱們先來看看,退伍士兵數量龐大,那些不要安置工作的都屬于退伍士兵。
而自主擇業干部也就20多萬。要說自主擇業的待遇,確實不錯,即便不工作,每個月也能有上萬甚至更多的退役金。但千萬別覺得,自主擇業的軍轉干部在部隊干了20多年,職務高又帶兵,只是沒轉業安置成公務員,現在領退役金就一定有優勢。
實際上,自主擇業干部因為心態問題,有時候真比不上優秀的退伍士兵。就我觀察,身邊自主擇業后創業成功的干部并不多,反而出去打工的不少,畢竟打工能多一份收入改善生活。但創業就不一樣了,一旦失敗,后果不堪設想,可不是那點退役金就能兜底的。
反觀退伍士兵,退役軍官在部隊待了20來年,觀念上有時還真比不上年輕的退伍士兵。而且40多歲的年紀,學習能力也不如退伍士兵。雖說自主擇業干部經驗比退伍士兵豐富,可那都是部隊帶兵和工作的經驗,在市場打拼方面,他們并不在行。
退伍士兵就不同了,不管是當了兩年、五年還是八年兵,他們清楚退伍后要回到地方,一旦決定創業或者工作,必定全力以赴。因為他們不像自主擇業干部有退役金兜底,他們明白創業失敗就可能一無所有,所以會全身心投入,不會想著失敗了還有退役金保障。這種破釜沉舟的心態,讓退伍士兵做事更加專注。
我就見過不少退伍士兵,從小生意起步,做得風生水起,有的還進一步擴大規模。小生意大家都能嘗試,但能把生意做大,涉及多個業務領域的可不多。像做餐飲,早年做起來還開成連鎖店的;還有開賓館、超市的,各行各業都有。
自主擇業干部要是能放低姿態,找一份與自己專業技術緊密結合的工作,每年掙些錢改善生活倒也沒問題。但論起創業的敢打敢拼,上有老下有小的自主擇業干部,還真比不上退伍士兵那股子拼勁。所以說,自主擇業干部不一定就比退伍士兵過得好,大家得承認這一點。
大家對此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作者綜合公開信息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或者決策建議,個案均為化名。更多政策詳情可咨詢屬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等相關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