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年紀慢慢大了,這段時間突然挺有感觸的。
前幾天和朋友聚餐,酒后聊的都是錢不好賺,生活壓力也大,孩子教育壓力也大。
總之,他們就挺焦慮的,最后都總結了一句話:
唉,可能年紀大了。
所以說,人活在當下是挺好的,可是生活至少要活個7-80歲,總不能活個快樂自在,就不管未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吧。
這段時間我也想了挺多,和大家嘮嘮吧。
錢,真不是越來越多的。
以前年輕的時候,人都是很有沖勁的,也覺得自己的工資一定會越來越高。
當然,事實也是如此,隨著技能的提高,工齡的增長。
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會增長,但是你也會發現,收入不是一直都增長的。
這也是為什么有中年危機的原因。
前兩年環境不太好,我有一姐們兒,老公失業了,找了10個月以后才找到,工資也沒并沒有增加。
他們有一個孩子,房子買的老家的,房貸只有2000多,在深圳又租的公司的人才房,車貸還清了。
所以哪怕一個人上班,也還沒什么壓力。
加上以前家里也有積蓄,比起很多人算是好的了。
但她很焦慮,她說以前20來歲,覺得離職了沒什么大不了,再找就好了。
可是現在30多歲了,真不是說找就找了。
好的是,她平時是個物欲很低的人,也很傳統,沒什么其他理財的方式,就是定期存銀行,所以這幾年的大環境,對他家影響并不大。
可是再干個5年10年,40多歲,真的還能找到工作嗎?
如果失業,日?;ㄤN還好說,但孩子越大,生活花銷越大怎么辦呢?
經過她老公這一遭,她想如果再失業了,估計就不是10個月能找到了。
說實話,以前我自己沒深刻理解這件事,但我這姐們說了之后,我又很能理解她。
我自己的父母何嘗不是呢,以前我小時候,家里做小本生意,在九幾年那會,不能算是多富有,至少也是當地小康之家。
可是等我初中之后生意不好做了,父母只能出去打工,再往后,父母就只能打點散工了。
是啊,人怎么可能越老賺錢能力越強呢?
人的收入從來不是隨著你的工齡增加而增加的。
一個大學生22歲畢業,到了35-40歲,如果是以打工的角度來看,13-18年時間,應該就是普通打工人賺錢的上限了。
以男性為例,現在63歲退休,那還有23年的時間,要干點什么工作呢?
除了自己創業,就是鐵人三項了。
這么一想,突然能理解年輕人為什么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了。
而中年人呢,要么選擇自己創業,要么接受降薪要么自己做點小本生意。
所以你會發現人的收入,就像是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
人越老,錢可能賺得越少,這就是為什么以前的人要存錢的原因。
你自己是年紀越大,賺錢難度越大。
但孩子是反過來的,孩子越大,花錢是越來越多。
讀大學、讀研、甚至出國讀書,再到后面的結婚買房。
就算這些孩子自己解決,但你自己想要體面養老,也是需要金錢來支持的。
靠社保的養老金,真的夠嗎?
我們國人傳統的養老,要么靠孩子養、要么社保+商業養老+銀行存款。
所以這幾年賺錢難度加大,無疑是加大了大家對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養老產生了憂慮。
這是我今年感觸非常深的,所以有時候我覺得人真的是會頓悟的。
未雨綢繆,這四個字,真的說出了我們老祖宗的智慧。
去年開始的延遲退休,也算是給大家提個醒了。
我覺得真正焦慮的不是退休的年紀,而是你夠不夠錢支持你退休。
真正決定你什么時候退休的,不是年齡,而是你的錢袋子。
你要是夠有錢了,想什么時候退休就什么退休。
所以我一直覺得,你什么年齡就應該干什么事。
年輕的時候就是努力的時候,現在很多人喊著躺平,以后有的是機會給你躺平,但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努力賺錢。
然后在能賺到錢的年紀,要懂得存錢、懂得分配錢。
這兩年,我身邊很多人是開始有風險意識了。
包括你看看現在的銀行存款數據也知道,1月份居民存款數據就超過了157萬億。
哪怕銀行存款利率一直在降,大家也想存錢。
一方面是風險意識空前,不管怎么樣,都要存點錢備用。
另一方面是真不知道買什么了,好像買啥都不合適,黃金高位、大A又不敢,房主要周期長,投入大。
所以哪怕存款利息再低,也想存進去。
但這幾天,我相信大家也都刷到了不少消息。
央行例會上,再次提出要降準降息,3月雖然LPR沒調整,但有不少消息傳出公積金貸款利率會降低。
包括最近消費D新政落地了,消費貸的額度提高到3-50萬,甚至優秀資質的可以最高去到80萬。
而且最低利率,2.58%,各位什么概念,連公積金貸款都還要2.85%。
大部分人手上的房貸都還要3.0%-3.5%,那么你需要思考的就是:
既然消費貸能做到那么低,那一定意味著存款的利率還會更低。
所以存錢能拿到的利息越來越少的。
隨著越來越多人去借錢,水流出來,今年的通脹大概率是要抬頭的。
所以靠存錢就能緩解焦慮,是不可能的。
對于我個人來說,這幾年我也一直在思考,有沒有盡可能安全、穩健的收益?
這2年,銀行理財都找不到收益率超過3%的產品了。
錢放在銀行,也沒多少利息,又不敢全部買大A,房子又有了。
那到底還有什么安全、收益又至少比銀行存款高的呢?
尤其是隨著我年齡增長,當我賺錢能力減弱的時候,我能不能有足夠的保障,可以給孩子以后讀書、工作一個保障?
能不能在我老了的時候,還能過得相對體面的養老生活?
隨著孩子長大、自己年齡增加,這幾年行業的動蕩,有些準備真的要提前去做了。
至少要對家里未來的資產,做好一個提前的規劃。
剛好,前段時間李老師和平哥請了資產配置領域的朋友來公司和我們做交流,我聽了他們的一些分享,我才發現人與人之間其實是有信息差的。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去買安全性高的產品,是壓根就不知道有,也不知道具體的細節和準入的門檻。
聊完之后,我覺得還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樣,也在思考,怎么能把一些防守方面做好,想鎖定長周期、但安全、相對高收益的產品。
或許可以掃碼加微信,我們也把了解過現在市場上的一些產品信息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