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糾紛“一攬子化解”、權益守護“全鏈條覆蓋”、五大新業態勞動者有了專屬“權益港灣”……4月3日,豐臺區區級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中心在豐臺區公共就業示范服務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首創“1+5+N”體系 織密權益保障網
記者從現場獲悉,豐臺區人力社保局以“先豐保障 聚新護航”為品牌核心,聯合區委社會工作部、區司法局、區法院、區檢察院、區總工會、區工商聯、各街道辦事處等部門,首創“1+5+N”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保障服務體系,通過“一站式調解中心+五類新就業群體+N項集成服務”,為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新業態群體筑起權益保障“防護網”。
“區級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中心是以法治為基礎、以服務為核心,為新業態勞動者構筑起的權益保障堅實屏障。‘1+5+N’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的建立,則是豐臺區深化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構建多部門協同治理新格局的又一重要探索。”豐臺區人社局副局長宋洋說,“我們將以區級一站式調解中心為依托,聚焦五大新業態群體,深度打造‘人社牽頭、部門協同、行業參與、站點覆蓋’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探索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豐臺經驗’,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群體社會治理法治化進程。”
那么“1+5+N”是如何讓新業態群體從“四處奔波”實現“一站解憂”的呢?記者獲悉,“1”即打造一個區級一站式調解中心,在街道(鄉鎮)、行業商(協)會、樓宇等相關部門設立分中心,推動權益保障一體化,實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5”即選取和義街道“小哥之家”、南苑街道“小憩港灣”、時代風帆“友好樓宇”等5處新業態群體聚集地設立分中心,覆蓋網約配送員、貨運司機等五類重點人群。“N”即推出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職業傷害勞動能力鑒定、巡回審判及司法確認、檢察履職、職業指導及技能提升、特色溫暖等N項精準服務,打造全鏈條、精準化、可持續的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新格局。
“移動服務矩陣”亮相 新業態群體告別維權難
除此之外,活動現場策劃了一系列貼合新業態勞動者需求的特色服務活動,打造新業態群體“移動服務矩陣”。將勞動能力“移動鑒定室”搬進站點,打通為民服務高效便捷的快速鑒定通道,確保新業態勞動者能夠及時享受工傷待遇。社保及工傷政策宣講活動同樣亮點十足,專業人員摒棄晦澀難懂的術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讀政策要點,讓每一位新業態勞動者都能清晰掌握政策紅利。現場還設立了勞動爭議調解環節,經驗豐富的專業調解團隊為新業態勞動者們排憂解難,提供貼心且專業的調解服務。此外,活動現場邀請到了應急救援專家開展應急救援技能培訓,現場講解傷口包扎、心肺復蘇等實用急救技能,讓新業態從業者們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冷靜應對,切實為新業態勞動者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據悉,調解中心將采取“雙站長”的運行機制,站長由站點負責人擔任,主要負責需求收集、信息反饋、溝通聯絡、日常服務,區人社局選派人員擔任部門“兼職站長”,主要負責資源協調、部門調度、專業服務。通過“雙站長制”,實現“政策剛性”與“基層柔性”相結合,形成“基層洞察+行政賦能”的雙輪驅動。
身著黃色工服的外賣小哥朱艷輝告訴記者:“本來我們這個行業就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受傷之后,躺半個月都沒法干活,非常影響生活。以前覺得打官司要跑法院、找律師,我們風里來雨里去的哪有這功夫?調解中心的成立就是給我們騎手吃了‘定心丸’。聽說還有普法活動和職業指導,有這么多保障撐著,我們送外賣也能送得安心、有奔頭!”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拓展區級一站式調解中心服務功能,細化服務項目,推動糾紛化解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從單兵作戰升級為協同共治,為新業態勞動者構筑起的權益保障堅實屏障。”
掃碼進群看看鄰居都在團什么?
關注“豐臺小Q”視頻號
看更多豐臺新鮮事兒
吃喝玩遍豐臺
■說明:本文由家住豐臺編輯發布,轉載或摘編須注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豐臺區融媒體中心 《豐臺時報》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 豐臺人的鄰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