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早年學書法并不得法,從與米芾、蘇東坡等人都學過周越,書風俗氣未脫,直到黃庭堅見到了張旭與懷素高閑等人的真跡之后,在加上自己在蕩槳時候的感悟,悟出了一套比肩與唐代的“蕩槳筆法”,這種方法寫出來的草書霸氣側(cè)漏,氣魄瑰偉,令后人難以企及!
如果說魏晉時期的草書是一種自發(fā)的原始屬性,而唐代的草書則是在酒精的作用之下,抵達一種“無我之境”的話,那么宋代的草書則是黃庭堅靠“心悟”來實現(xiàn)的。
這完全體現(xiàn)在他的晚年草書《廉頗藺相如列傳》當中。這件作品乃是他悟出筆法之后的作品,滿紙云煙,仙氣繚繞。正文有16米多長,是書法史上最長的一件作品了。這件作品如今藏于美國的一家博物館。普通人想見一面而不可得,非常可惜!這字筆筆如刀,字字如劍,線條充滿了殺氣,堪稱千古第一等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