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太短了,中國的五千年戰略智慧,美國永遠都學不會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后真相】
現在其實有高人指出來,美國之所以衰弱這么快,根本原因在于美國歷史太短了。
相比人類歷史進程,和其他文明進程,美國的歷史就處于嬰兒階段。
因為歷史短,美國產生了三大致命缺陷:
一是,沒有經驗參考:
也就是說,美國遇到新的問題,遇到發展中階段問題的時候,根本無法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所以戰略誤判的可能性就是最大的,因為沒有可參考的答案,這也是美國政策短視的核心;
二是,行事容易沖動:
也就是說,在國家思維中,沒有復雜的戰略沉淀,只有無知無畏的橫沖直撞,簡單的線性思維。
所以做出的決策容易沖動,且不太能想清楚后果;
三是,容易目空一切;
美國200年歷史,就做了100年的霸主,就如同生下來就是太子一樣,不知道創業的艱辛,不知道天高地厚。
所以很容易產生目空一切,唯我獨尊,一旦如此,會迷失自我,最終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在分析到美國為何干不過中國,其實有人提出來過,那就是美國就不能學習中國的戰略智慧么!
其實美國從二戰后一直在學,但是越是學習越是差距巨大。
因為美國歷史太短了,所以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美國永遠也不可能學會中國的戰略智慧。為何這么說呢?
我們簡單來分析我國三個戰略問題:
一是,我國戰略智慧中,強調走一步看三步。
無論是我國圍棋的智慧,還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教誨,其實都強調,國家行事,戰略要走一步看三步。
所以西方當看到中國一步步的變化時,尤其是某個重大的突破時,總是去尋找中國近期做了什么。
但是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理解,中國今天的一個突破,可能在10年前,甚至20年前就在布局。
因為中國的戰略智慧中,就是強調要一步多看。
這跟200年歷史的美國,那是天壤之別,美國連走一步看一步都做不到,更何況是中國的這個境界。
二是,我國戰略智慧中,強調“天下觀”。
中國五千年歷史,戰略著眼點,都是天下,這個天下不光是中國,而是我們認知的所有世界范圍。
所以戰略的起點,就是如何在龐大的世界脫穎而出,成為中心,五千年歷史演進就是這個過程的不斷重復。
所以中國歷史上長期維持超大規模國家的治理,也才催生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偏好。
當代的“五年規劃”“新型舉國體制”可視為這種傳統的現代化延伸。
而美國200年歷史,依靠個人自私自利建立起來的強權邏輯,那是完全不同。
因為天下觀著眼天下,強權只是武力范圍,這是境界完全不同的事情。
三是,我國戰略智慧中,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
中國五千年歷史,其實非常清楚,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國家王朝的發展規律,甚至世界的發展規律。
其中強的東西,硬的元素,都是短命的。
中國古代的王朝但凡是這樣的,都很短,無論是秦朝,還是隋朝都是如此。
所以中國戰略智慧中,強調以柔克剛,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強調借力打力。
所以中國的戰略智慧,善于利用一切因素,服務于自己的戰略。這跟美國的戰略短視和極端利己,小團體主義那是本質區別。
這三點其實只是我國戰略智慧中的很小部分內容,但是就是這,美國別說學習了,就是理解都很難。
所以美國很多所謂的中國通,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都只能看到中國的表面。
如果說他們真理解中國的戰略智慧,也不可能讓中國現在如此強大。
即便是基辛格,也是表面的理解。
正如我國偉人說過,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智慧,不是一部簡單的二十四史能夠囊括的。
所以中國出牌,不是簡單的出牌,而是五千年戰略智慧下的第一步落子,而這一步后,還有很多步已經準備好了,這才是中國現在世界崛起的核心。
當然從目前來說,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經歷過大國博弈等一系列問題。
基本上我們將國家博弈分析很清楚,甚至在歷史演進中,可以拼接出各種不同的走勢。
每個走勢都有答案,這是歷史智慧,歷史不長都不行。
所以美國加速衰弱的核心,從根本來說,還是歷史太短了。
這導致美國強大的時候,還可以做一些事,但是一旦衰弱了,就開始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這也是其昏招迭出的根本,因為沒有歷史智慧可以學習,而中國的它也學不會。
歡迎關注【農夫史記】,陪我的國一起逆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