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春意正濃,萬物復蘇,大地披上了一層嫩綠的新裝。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也是家人團聚、親近自然、感受生命活力的美好時刻。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在白沙街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上演。
巧手制藤餅 賡續傳統根脈
清明制作雞屎藤餅是江門地區的傳統習俗。4月2日上午,范羅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傳承文化憶初心,特色藤餅聚黨心”主題黨日活動,以制作本地特色糕點--雞屎藤餅為載體,賡續傳統文化,凝聚紅色力量。
活動開始,所有黨員按支部圍坐。大家分工明確、相互協作,揉搓雞屎藤糯米團、稱量面團和餡料重量、填入豆沙、花生芝麻等傳統餡料、按壓餅形……大家在制作中交流、分享自家的清明風俗和兒時回憶,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當蒸籠騰起裊裊青煙,800多個飽含心意的雞屎藤餅相繼出爐,黨員們品嘗著這份"春天的味道",紛紛表示品出了“家鄉的根”。
青團寄情思 共話鄰里溫情
青團,作為清明時節特有的傳統食品,其歷史源遠流長,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4月2日下午興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借著清明節的到來,與轄區居民一同開展青團制作活動,讓居民自己動手制作美食,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居民們看著擺放整齊的食材都十分興奮,躍躍欲試。隨著活動的開始,所有人都專注于把青團丸子按扁,把各種餡料按自己的喜好混合投放,再把青團包起來。有的做成丸子形狀,有的做成包子形狀,還有的做成了餃子的形狀。各位居民有說有笑,氣氛十分熱烈。活動進入尾聲,居民張女士說道:“非常開心能來參加社區的活動,這次的青團活動做得很成功,材料新鮮又好看,味道也很不錯,希望下次還能來參加!?!?/p>
鮮花祭英烈 賡續紅色血脈
為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進一步激發基干民兵、退役軍人以及社會群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4月2日,白沙街道武裝部聯合退役軍人服務站,組織基干民兵與退役軍人以及社會群眾代表,在東湖公園英雄山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主題清明祭掃活動。
朝陽灑在英雄山上,紀念碑在晨光中更顯莊嚴肅穆。活動現場,基干民兵身著迷彩服,退役軍人代表身著迷彩馬甲,社會群眾神情肅穆,大家都懷著崇敬的心情齊聚英雄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顒釉谇f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激昂的旋律在山間回蕩,喚醒眾人對革命先烈的追思。全體人員脫帽默哀,在這靜謐的時刻,風輕拂,似在訴說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默哀結束后,基干民兵、退役軍人、社會群眾代表手持鮮花,緩步繞行紀念碑一周,將手中鮮花輕輕放在碑前,向革命先烈致以最深情的敬意和追思。
清明,是追思與希冀的交匯。白沙街以多元活動串聯文化根脈與家國情懷,讓傳統節日成為凝聚民心、傳承精神的生動課堂。愿這份“根與魂”的堅守,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白沙街(通訊員/葉嘉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