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作為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派駐到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羅江村的選調生,我在駐村工作中積極將法律知識與基層實踐緊密結合,找準“服務員”“宣講員”“調解員”的三重定位,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聽民意解民憂,當好群眾“服務員”
在駐村工作中,我經常和村兩委干部、社工一起走訪農戶,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用心傾聽村民們的需求和疑惑。針對村民關注的土地確權、鄰里糾紛等問題,我根據政策法規逐一耐心為他們解答。除了釋法解惑以外,我還積極尋求資源解決民生痛點。有一次村民代表大會上,我聽到黨員李伯關于改造村內候車亭的意見:“我們老人和孩子們都要在候車亭等車,但是亭子不僅年久失修,還擺滿了雜物,連候車的凳子都沒有。”為了幫助村里解決這一問題,我向原單位申請資金支持,對候車亭進行翻新改造,同時在亭內增設鄉村振興和法治建設宣傳欄,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目前候車亭的主體工程已經建設完畢,不僅作為便民設施,還承擔著公共活動場地的功能。
為農戶解答政策法規 走訪村企
候車亭改造項目四議兩公開 候車亭已完成主體工程
授法理啟民智,當好普法“宣講員”
普法不僅是傳播法律知識的方法,更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推手,能夠有效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識、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鄉村和諧穩定。在駐村工作中,我聯合駐村律師、法官,以法律宣講、普法咨詢等多種形式,結合村民的需求策劃普法活動,還積極聯系村內學校,重點開展一系列送法進校園活動。有一次與村內幼兒園園長交談中,我得知家長們十分擔心孩子進入小學后遇到校園霸凌,園長希望能幫助孩子們了解和預防校園霸凌行為,學會保護自己。為此,我開展普法講座,向師生家長普及校園霸凌的行為類型、危害,以及相關法律規定和應對方法。課后,我聯合棠下法庭在幼兒園畢業晚會上設置法律咨詢攤位,向畢業的小朋友贈送特殊的法治禮物。普法之路雖然漫長且充滿挑戰,但每一步都踏實而有意義,法治的種子播種到鄉土之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防止校園暴力普法課堂
民法典進校園活動
融情理通法理,當好鄉村“調解員”
作為選調生,我經常在調解工作中碰上硬釘子,有一次村民老李和孫姨因院墻越界劍拔弩張。村委帶著我到兩家了解情況,初步調解無果后,我們一方面請來德高望重的鄉賢和司法所的同志從中調和,另一方面還邀請了執法部門警示違法后果,最終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依法辦事的多重調解下,終于為兩戶村民厘清邊界,定紛止爭,最終雙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法理是筋骨,鄉情是血肉,我們要有溫度地運用規則。”村委羅哥向我傳授經驗道。情理法的有機結合是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有效途徑,每一次成功調解,都是對“情理法”融合的一次生動實踐。只要我們用心傾聽、用情溝通、依法行事,就能找到打開和諧之門的那把鑰匙,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與多部門共同調解糾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未來,我將繼續保持“三員”之姿,以法治之筆、服務之墨,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區委組織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