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現在這種做法本身一定會導致美國消費者生活成本急劇增長,美國通脹不會有改善,經濟也會雪上加霜。
文 | 沈 林
4月2日,美方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并表示將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4月4日,中方接連表態并發布反制行動。4月5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就美征收所謂“對等關稅”一事發表聲明,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加征“對等關稅”。
圖為相關報道截圖
事實上,在美國民間,在關稅政策正式出臺前已經開始緊張,從大學生、全職媽媽到企業高管......全美各階層民眾已掀起"未雨綢繆"式消費潮,在超市和零售商店里,你能看到許多人推著滿載物品的購物車穿越停車場,中國商品被搶購一空。
據媒體報道,一名50歲的紐約市民跑了多家商店后終于搶到了店里最后一臺中國品牌的電視機。一名22歲的美國大學生羅奇則火速下單了加拿大運動服飾品牌的健身服,她的男友麥肯齊則跑出去買了24罐愛爾蘭的健力士啤酒。這名大學生說,關稅已經成為美國校園都在關注的話題,這也是她大學四年以來唯一一次聽到對政治或經濟不感興趣的人談論經濟。
美國民眾開始搶購衣服和商品(圖/社交媒體)
經濟學家也提醒關稅可能會提高農產品、服裝、電子產品、汽車和許多商品的價格。為此,美國億萬富翁庫班4月2日下午在社交平臺提醒他的粉絲,是時候開始囤貨了。庫班寫道:“從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儲存的東西,都應該趁早買起來,最好是在商店補貨前購買。”
他還強調,即使是美國貨,也有可能漲價,“他們會甩鍋給關稅”。
圖為庫班發文截圖(圖/每日經濟新聞)
的確,商品價格出現了劇烈的波動。比如有人在翻新有25年歷史的屋頂,結果工人告訴他只有48小時思考現在的報價,因為工人擔心關稅會使材料更加昂貴。
除了中國表態并發布反制行動外,美國的近鄰、盟友和重要貿易伙伴加拿大也掀起了抵制美國貨的浪潮。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表示加拿大零售商拒絕銷售他們的產品,一些零售商甚至已經取消了他們的訂單。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反復宣稱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將對于來自加拿大的鋼鋁產品加征25%的關稅,并威脅要對其他產品加征關稅。
由于關稅的不確定性,包括沃爾瑪加拿大分公司在內的公司正在縮減訂貨量,從每次訂兩卡車貨改為只訂一卡車。一位熟悉加州柑橘類水果出口的消息人士則透露,不少加拿大零售商已經取消了他們的訂單。
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計劃原本是想振興“美國制造”,但目前來看,關稅計劃的實際效果似乎與他的想法背道而馳。其中,美國小型制造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因為他們所涉及的市場范圍有限,單一市場波動對他們的影響巨大。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小眾香水品牌就因為政策變動,宣布停止2025年進軍加拿大的計劃。
此外,4月4日,英國首相斯塔默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討論了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態度,稱他們一致認為“全面的貿易戰將造成極大的破壞”。
“對等關稅”的行政令中,對英國和澳大利亞加征的稅率均為10%,對意大利所在的歐盟為20%。
歐盟被認為是美國肆意加征關稅的最大受害者,雙方經貿的依賴度非常高,在投資方面雙方還有接近4萬億美元左右的存量。對于美國的“對等關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表示,歐盟愿與美國進行談判,但也已準備好反制措施,以應對談判失敗的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刁大明認為,所謂的“對等關稅”完全是美國維持霸權私利的工具。其可能想要實現三個目標,一是讓所謂的美國制造業回流;二是要解決美國現在所謂的財政危機;三是用這種方式做一個交易,給別的國家進行貿易大棒式的訛詐,來迫使其他國家進行妥協,從而使美國在其他領域獲取利益。很明顯現在這種做法本身一定會導致美國消費者生活成本急劇增長,美國通脹不會有改善,經濟也會雪上加霜。
應該說美國做法完全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同時對美國自身也不會有任何好處。美國有識之士們也認為,美國企業不可能吞下所有關稅成本,必然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分析,美國新一屆政府已宣布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包括食品價格上漲2.8%和汽車價格上漲8.4%,相當于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
在中方反制措施公布后,當地時間4月4日,美國股市連續第二天遭受重創,當日收盤暴跌。市場陷入混亂的同時引發了人們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多名民主黨參議員警告關稅將給美國經濟帶來災難。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讓美國走向災難性的經濟衰退
此前(4月3日),世貿組織就美國關稅政策發表聲明。世貿組織預計美國關稅政策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前景產生重大影響。初步分析表明,這些政策加上今年年初以來出臺的措施,可能導致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整體萎縮約1%,較之前預測下調近四個百分點。
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對此深表擔憂,并擔心可能會升級為關稅戰及一系列報復措施,導致全球貿易進一步下滑。目前大多數全球貿易仍然在世貿組織的最惠國待遇條款下進行,伊維拉呼吁世貿組織成員團結起來,捍衛這些成果,并防止貿易緊張局勢加劇。
的確,世界經濟深度融合的當下,各國利益息息相關。唯有多邊合作、互利共贏,才是相處之道。
綜合整理自環球網、環球時報、觀察者網、央視新聞、中新社等
延伸閱讀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瘋狂關稅計劃沖擊全球之際,本周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國雜志《經濟學人》,以“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為題,發布了兩版別具深意的封面:
一版封面上,呈現的是特朗普手持手鋸,正將美國版圖生生切開的卡通畫面,暗示其關稅政策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貿易的損害;
另一主要在亞洲地區發行的版本,則用特朗普標志性的MAGA帽子吸引眼球。不同的是,這頂帽子上的標語被改成了“讓中國再次偉大”(Make China Great Again)。
圖為《經濟學人》的兩版封面
按照《經濟學人》的說法,他們希望探討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新政將對中國產生何種影響。在其固有認知里,被視為美國主要對手的中國,在特朗普政府的強大壓力之下,理應陷入焦慮不安。但事實上,他們卻在中國看到了一副“截然不同”的畫面。
在題為《美國如何最終讓中國再次偉大》的封面文章中,這家英媒寫道,特朗普的高額關稅雖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中國經濟,但美國這種將自己隔絕于世界的做法,反倒給中國創造了一個“絕佳機遇”,使其有機會重新繪制有利于自己的亞洲地緣政治地圖。同時,在美國對外豎起高墻之時,中國還有機會重塑全球貿易關系。
審視當下全球局勢,《經濟學人》的感慨充滿了黑色幽默:“中國一直批評美國無力維持其全球角色,宣稱‘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觀點曾被西方視為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夸張之詞。但如今,眼看著特朗普一邊自殘,一邊滿世界搞破壞,不得不承認,中國的這一觀點是相當超前的。”
《經濟學人》指出,過去十幾年來,中國加快推動經濟和技術領域的自主發展進程,有效降低了其自身受到美國制裁和出口管制等外部束縛時的脆弱性。不僅如此,中國還大力推進人民幣結算體系建設,在國際經濟舞臺上逐步增強自身話語權與影響力 。
文章稱,外界仍未充分認識到中國國內經濟所蘊含的發展優勢。中國秉持積極態度擁抱市場競爭,在技術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這一系列努力促使國內工業企業,在從電動汽車到“低空經濟”的各個新興領域里,都擊敗了西方對手。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火爆全球的中國人工智能DeepSeek,它被視為中國能夠突破美國限制,堅持創新的標志。
英媒注意到,為了充分把握經濟機遇,中國政府近來動作頻頻,鼓勵民營企業“大顯身手”,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促進消費,同時新增債務限額為地方減壓,并且持續發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文章吐槽道,“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卻在開歷史倒車,一舉將底特律打回70年代落伍過時的狀態。”
對于中國而言,地緣政治機遇與這些經濟機遇并存。
《經濟學人》稱,在美國這座曾經的“自由世界燈塔”,變得反復無常、危險重重的當下,雖然中國無意填補“山姆大叔”留下的空白,但它獲得了擴大自身影響力的機會,“尤其是在全球南方”,中國的發展理念與合作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認可與歡迎。
報道稱特朗普給“中國送了一份大禮”(資料圖)
反觀特朗普,“他對保護主義的癡迷、對盟友的肆意欺辱以及對人權的漠然無視,則顛覆了人們對美式價值觀的傳統認知。”特朗普對北約和烏克蘭的蔑視態度,極大動搖了人們對美國允諾亞洲盟友的信心,這也成了《經濟學人》所謂的“送給中國一份大禮”。
英媒警告稱,如果特朗普未能與北京達成協議,他可能會在匯率問題上發難,并進一步實施更多制裁。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炒作多時的“對等關稅”落地,其中對華關稅稅率達34%。《經濟學人》稱,中方的反應并不如他們所預想的那般焦慮,畢竟“中國早就在為當今這個混亂的世界做準備了。”
很快,中國商務部回應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并將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商務部指出,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對此,很多貿易伙伴已經表達強烈不滿和明確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