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寧洱縣的那柯里茶馬驛站,是一個隱匿于崇山峻嶺之間的小村落,也是茶馬古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依山傍水的環境和豐富的植物資源,為來自四川的扎染愛好者黃琳提供了創作靈感。2013年,自幼酷愛扎染的黃琳來到那柯里村定居,并在這里開設了一家植物染坊,讓古老而神秘的染色技藝——扎染在這里煥發新生。
扎染,又稱草木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之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黃琳利用當地的紅椿樹、桑木、板藍根、柿子等植物制成天然染料,通過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為麻、絲、棉等面料上色,將織物染成深深淺淺、層次豐富的藍白色暈和皺印,自然而清新。
“這款圍巾是我家最受歡迎的產品,它非常柔軟,是用板藍根的顏色染的,一年四季都可以用,還可以當門簾或茶室的隔斷?!弊哌M黃琳位于那柯里茶馬驛站景區的扎染店“千山染”,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扎染作品,從色彩斑斕的圍巾到圖案精美的布包、小裝飾品,每一件作品都散發著扎染技藝的獨特魅力。店內環境溫馨雅致,充滿了藝術氛圍,讓游客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一次到普洱,就來到那柯里,這個小店里的扎染產品很好看,很新穎,蠻有特色的,讓人眼前一亮。”來自河北滄州的游客牟煜說。
出于熱愛,黃琳把日常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扎染上,隨著技藝不斷精進,她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受歡迎,還時常能收到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客戶的訂單。
“現在那柯里的旅游越來越火爆,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黃琳介紹,除了直接售賣扎染產品,店里還提供扎染的全過程體驗,從選材、染色到晾曬,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樂趣,吸引了游客和研學團體前來感受,豐富了鄉村旅游體驗,也讓扎染技藝實現了“活態傳承”。
此外,黃琳還積極通過現場培訓等方式,向寧洱本地村民傳授扎染技藝,既擴大了傳承群體,也為村民增收提供技能支撐。目前,已有百余人接受過黃琳的扎染技藝培訓。值得一提的是,黃琳會將部分產品分發給受過訓練的繡娘進行刺繡,回收時按件支付手工費,讓繡娘們在農閑時間也多了份收入。
“普洱的茶咖文化相當濃郁,我也嘗試用茶葉、咖啡進行染色,再用染出來的布料設計出茶席、茶具包、咖啡包等特色文創產品,讓更多年輕人喜歡扎染、了解扎染?!闭f到未來的發展方向,黃琳表示,希望在創作中融入更多普洱的元素。同時,她也計劃發展一片種植園,親手栽種各種各樣適宜的染色植物,更好地把中國傳統的染、織、繡技藝結合起來,創作出更多精品。
開屏新聞記者 楊質高 通訊員 廖琴 陶平 劉燕艷 張蕓源 文 通訊員 廖琴 陶平 攝
一審 資漁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楊飏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劉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