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烏蘭巴托是蒙古國的首都,是建在草原之上的一個城市。烏蘭巴托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始建于1639年,原名叫“庫倫”,在蒙古語里是“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獨立,庫倫改名為烏蘭巴托,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在我們的印象中,烏蘭巴托是一個貧瘠的城市。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假象 ,下面的一組照片是1960年代的烏蘭巴托,可以看到當時的人民生活水平遠在同時代的我們之上。圖為60年代的烏蘭巴托市中心,擁擠的人流。
60年代的烏蘭巴托,已經使用上了大型的草料收割機。
60年代的烏蘭巴托,蒙古族被稱為是馬背上的民族,圖為一個手持套馬桿的蒙古牧人。
60年代的烏蘭巴托草原上,一個騎著自行車的蒙古小女孩。
60年代的烏蘭巴托,一個壯碩的打排球的蒙古少女。
60年代的烏蘭巴托,街頭打扮時尚的蒙古女子。相較于同時代的我們,生活水準確實好不少。
60年代的烏蘭巴托,喇嘛廟里的僧人在喂鴿子。
60年代的烏蘭巴托,在街心公園里休息的一家人。那時的蒙古接受了前蘇聯大量的經濟援助,國內經濟達到了很大提升,人民生活水準也隨之提高。
60年代的烏蘭巴托,在喇嘛廟里游覽的蒙古百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