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
4月4日上午,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省黃陵縣軒轅廣場舉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慶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報翔,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陜西省省長趙剛、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張志軍、新黨主席吳成典等參加公祭典禮。
典禮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主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為主題。
典禮中,張慶偉、何報翔向軒轅黃帝像敬獻花籃。趙一德代表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大常委會、陜西省人民政府、陜西省政協和陜西各界敬獻花籃,趙剛恭讀祭文。
張慶偉、何報翔向軒轅黃帝像敬獻花籃
黃帝陵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問祖的情感寄托。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中華文明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肇創者。黃帝陵軒轅廟內有5000多年歷史的黃帝手植柏,相傳是黃帝定居橋山后親手栽種。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50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有5株,均在陜西,黃帝手植柏為其中之一。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不僅是中華民族堅守文化立場、傳承文化基因、增強文化自信的民族盛典,更是增強民族認同、維護祖國統一、凝聚復興偉力的中華大典。
陜西此前成立省公祭黃帝陵工作委員會,現任主任是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曉。2006年5月20日,陜西省黃陵縣申報的黃帝陵祭典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4月1日起,《陜西省黃帝陵保護條例》施行。其中規定,陜西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于每年清明節會同國家有關部門舉行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條例》還明確,公祭典禮以“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為主旨,體現民族復興、祖國統一、愛國主義的價值追求。
趙一德參加公祭典禮
政知君注意到,今年的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有幾個突出重點值得關注。
第一,今年邀請更多臺灣方面代表,共同參加公祭典禮和同期籌辦多項活動。
報道顯示,來自全國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外的嘉賓參加典禮。
其中,新黨主席吳成典率臺灣青少年代表敬獻花籃。典禮中,120名身著禮服的男女合唱隊員與120名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少年兒童齊唱《黃帝頌》,臺灣青年林彥妤和臺灣小朋友葉主慈參與其中。
此前,連戰、吳伯雄、郁慕明、蔣孝嚴、洪秀柱、馬英九等臺灣知名人士都曾率團參加公祭典禮。去年,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新黨前主席郁慕明參加典禮,郁慕明還率臺灣媒體人黃智賢敬獻花籃。另外,早在2012年,時任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就曾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并在黃帝陵植下連根柏。
當天,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省長趙剛在延安會見來陜參訪的新黨主席吳成典一行
“陜西與臺灣同根同源、血脈相連。”趙一德表示,當前,陜西正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希望陜臺進一步加強經貿、科教、文化、農業、青年等領域務實合作。“陜西將打造更多合作交流平臺,為臺胞臺企來陜投資興業、臺灣青年來陜追夢圓夢創造良好環境。”
吳成典則表示,愿堅持“九二共識”,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持續加強與陜西各領域合作交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二,嘉賓邀請范圍更大、代表性更強。
相比以往,今年邀請的嘉賓代表覆蓋多個領域,各方面賓客350人參加典禮:
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時代楷模、新中國最美奮斗者、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杰出青年、三八紅旗手、中國好人、陜西好人、陜西省道德模范、三秦楷模代表,奧運會冠軍代表和宗教界、文化藝術界代表,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代表,黃陵縣各界群眾代表。
一些代表現場敬獻花籃。
第三,突出青少年愛國教育。
報道顯示,在典禮期間,策劃了“我心中的黃帝陵”青少年書畫活動,這次活動走出陜西,面向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全國中小學生發起作品征集。
“祈吾祖,助九州風調雨順,佑中華國泰民康。大禮告成,伏惟尚饗!”隨著趙剛恭讀祭文,蒼山翠柏再次見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生生不息和源遠流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