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潮涌之下,一場“百鏡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3月31日,雷神科技“超絕一代,顛覆戰局”2025新品發布會在烏鎮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了其首款智能眼鏡產品——雷神AI智能眼鏡。
這一產品的發布填補了消費電子領域在多維度功能融合上的空白,也標志著雷神科技在智能穿戴領域迎來了全新突破。
誕生并非偶然,而是雷神科技在技術創新、生態協同與政策支持下厚積薄發的結果。
從雷神科技上市到AI智能眼鏡發布,再落腳到嶗山區營商環境的整體優化,企業與政府的深度鏈接,清晰展現了科技型企業在區域經濟營商沃土中快速成長的歷程。
今天,讓我們走進嶗山區這家科創型領軍企業,一起聆聽企業與政府“雙向奔赴”的星路歷程。
178天成功上市,政府服務想企業所需
談到雷神科技,大部分年輕人或對電競領域有了解的人一定不陌生。從游戲筆記本到游戲臺式機、顯示器,再到鍵盤鼠標手柄等外設周邊,雷神科技的名字伴隨著一代又一代大學生的校園回憶。
從最初的創立,到逐步在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成功上市,再到如今AI眼鏡的發布,雷神科技始終秉持著創新引領、技術驅動的發展理念穩步前行。
而雷神科技的快速崛起,離不開的是嶗山區政府的精準賦能。2022年,企業啟動上市進程時,嶗山區政府將其納入重點擬上市企業“白名單”,并深化“十項工作機制”,為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從受理到登陸北交所,雷神科技僅用178天便完成上市全程,創下“電競裝備第一股”的紀錄。這一過程中,青島市政府金融局全程協調監管部門,高效解決合規證明、輔導驗收等關鍵環節,成為企業上市路上的“加速器”。
上市后,雷神科技持續獲得政策紅利,“春筍行動”組建專業服務團隊,協助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資源。在與政府的深度聯動之下,雷神科技不僅在電競、信創雙賽道站穩腳跟,更進一步開拓了智能眼鏡新藍海,并于今年3月31日推出了首款AI智能眼鏡,實現了從單一硬件制造商向生態型科技企業的跨越。
正如雷神科技政企部長朱桂霞所言,“從搭建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到推出系統性政策扶持方案,嶗山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系列創新舉措,為創業、創新營造出優質的生態環境,從初創到領軍,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和‘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理念!而這片肥沃的土壤,正是雷神科技扎根、成長與壯大的堅實根基。”
錨定未來賽道,深度契合AI產業
隨著年初DeepSeek的崛起,AI產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時代,如果說智能手表是調理身心的“賽博義肢”,用各項指標提示著身體機能的極限,那么即將在今年火爆的智能眼鏡,則將是拓展視野、增強現實體驗的全新“賽博伙伴”。
從全國范圍來看,多個城市均已展開布局。其中,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3月3日發布的《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便提到要在智能眼鏡、AR/VR設備等細分賽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標桿產品,而上海市則將AR/AI眼鏡納入數碼產品補貼范圍,“真金白銀”支持AI眼鏡產業發展。
在嶗山,聚焦AR眼鏡、微顯示、感知交互等前沿領域,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工程,是未來三年發展藍圖的重中之重。除雷神科技外,海信視像也將在AR/AI眼鏡領域與AR企業XREAL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嶗山區以“鏈式思維”布局全產業鏈生態,既匯聚了歌爾微電子、海泰新光等上游核心器件專家,又培育了雷神科技、大朋VR等整機制造先鋒,更通過海信視像與XREAL的戰略攜手完成產業鏈閉環。
正是這種政企研協同創新的生態池,讓嶗山這片科創熱土越發肥沃,不僅催生出微顯示模組、空間感知算法等關鍵技術突破,更讓智能眼鏡從實驗室走向場景化應用。
不過,企業越多競爭便愈發激烈,這是毋庸置疑的。未來,誰能在技術、供應鏈和市場布局上占據優勢,誰就能在這場“賽博伙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此,雷神科技智能顯示&創新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高燕表示,“我們的AI智能眼鏡深度整合了火山引擎優勢資源,并接入DeepSeek架構,支持AI語音助手、實時翻譯、圖像識別等功能,除了拍照、實物vlog錄制、健康監測以及游戲輔助之外,未來還將開發更多優質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個性化的卓越體驗?!?/p>
站在當下回望,AI技術的奇點效應正在加速改寫人類文明的進程。而雷神、海信視像等科創型企業在AI智能眼鏡領域的深耕,展現了其在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上的前瞻性,這一系列動作背后的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創新、資源整合,正是嶗山區營商環境優化的一個縮影。
打造優化營商環境的“嶗山樣本”
科技創新驅動城市發展已成為共識,各地必將爭相競逐風口。
在嶗山區,企業的創新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翻涌澎湃。2024年,嶗山區新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109家,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瞪羚企業30家;10套技術裝備獲省級首臺套認定,創歷年之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4.79%,全省最高。
嶗山區深知優質營商環境是吸引和培育科創企業的關鍵,為此,在最新出臺的營商環境政策中,嶗山區進一步加大了對科創企業的扶持力度,不僅在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更在行政審批、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等關鍵環節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具體而言,嶗山區推出了“一站式”審批服務,聚焦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創新推出集成商事登記審批模塊、建設項目審批模塊以及個性化定制的審批模式,實現了審批流程的極大簡化,大大縮短了企業從注冊到投產的時間。
根據最新印發的《嶗山區建設國內一流科產融合創新型強區行動方案(2024—2028年)》,嶗山區還將將聚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樣板區,通過持續推進繁星計劃,完善技術轉移服務、實施科技成果全方位儲備培育、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推動成果轉化應用場景建設等舉措,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
此外,嶗山區還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了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來嶗山創新創業,嶗山區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例如,通過舉辦招才引智城市行活動、打造“青雁歸巢·樂翱嶗”人才品牌等,緊密圍繞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關鍵產業鏈,靶向引才、精準聚才、政策留才,實現產業發展與人才集聚的深度融合與互促共進。
在這一框架下,嶗山區已形成“頭部企業引領+產業鏈協同+創新生態支撐”的科技產業格局。除雷神科技外,區內聚集了海爾、歌爾等一批行業龍頭,錨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7條重點產業鏈和四大新興專業園區,更多上下游項目實現沿鏈聚合、集聚發展,助力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政府主導的產業生態與市場驅動的創新活力深度交織之下,嶗山區經濟發展正逐步向“智造”與“智創”雙輪驅動轉型。
再看雷神科技,從企業的橫空出世到緊握創新、鞏固市場地位后走向上市。嶗山區用實踐詮釋了“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當政府以“店小二”精神護航企業,以生態思維鏈接資源,科技創新的種子便可以在這片沃土上長成參天大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