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長貴,這個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的高材生(1961年),在釣魚臺11號樓里面眾多的工作人員當中,學歷是最高的一個。1967年1月,他正式成為釣魚臺11號樓的首任機要秘書,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他能成為第一夫人的秘書,是歷史的安排,也是歷史點的“鴛鴦譜”。
在閻長貴之前,11號樓也有一些工作人員,比如警衛(wèi)員,也被人稱之為秘書,也做過一些類似秘書的工作。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不管是身份還是待遇都不是一個真正的秘書,只是旁人口頭上的稱呼罷了。
再比如戚本禹,他也給第一夫人做過一些秘書方面的工作,比如查看群眾來信等等,但這并不是他的主要工作,準確的說,只是他順便代勞而已??傊痪湓挘愰L貴是第一夫人的首個正式秘書,這個身份不管是從待遇還是稱呼上,都是實打?qū)嵉拿貢恕?/p>
她先后總共有過四任秘書,閻長貴是第一個,楊銀祿是第二個,另外兩個分別是劉真、劉玉庭。
閻長貴能成為11號樓的秘書,并不是被指名欽定的,也不是他自個毛遂自薦的,而是組織上的安排。當時,加上閻長貴,總共是有四個備選秘書人選。在這四個備選人里面,閻長貴的希望是最小的一個。和其他三個人比起來,閻長貴參加工作的年限最少、行政級別也最低、年紀也是最小的一個(29歲)。
就連他自己都很驚訝和不解,怎么自己就成了11號樓的秘書呢?
一直到30多年后,九十年代初,他準備撰寫回憶錄的時候,就這事特意給遠在上海的戚打去電話,想了解其中緣由。同時,也算是解除自己多年的一個疑惑。
那時候的已經(jīng)改名成戚文的戚本禹,在電話那頭給出了這么三個原因:
1:家庭成分好,社會關(guān)系簡單;
2:學歷高,工作細致;
3: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除了閻長貴本身有本事之外,他之所以能走進11號樓,還和戚的推薦有關(guān)。
其實,一開始看中的是戚,只不過他婉言謝絕了。同時,就把閻長貴給推薦出去了。
1967年,這一年的1月9號晚上,那時候的閻長貴住在釣魚臺的16號樓,戚本禹的辦公室就在閻長貴辦公室的隔壁。戚著急忙慌的來到閻長貴的辦公室,告訴他事情定下來了,讓他當即收拾一下家當,馬上就搬去11號樓。
于是乎,閻長貴也不敢耽擱,就隨便收拾了一下,他的家當也不多,很簡單,就只有幾件換洗換洗衣服和洗漱用品。這一天晚上,他就這么走進了11號樓,正式成為了這棟樓的首個秘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