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基于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具體信息來源已在文章結尾注明。
2025年清明節前夕。
林永健帶著7歲的兒子回鄉探望癱瘓的母親,這一溫馨場景被拍成視頻后迅速走紅網絡。
畫面中,一個留著短寸的小男孩跑遍了附近的商店,只為給奶奶挑選一把癢癢撓。
他動作雖顯笨拙,卻認真地為奶奶喂飯,還特意為爺爺準備了一袋小柿子。
這些細節讓無數網友感動不已:“我都30歲了,還不如這個7歲小孩懂事!”
大家的感慨并非因為林大竣是明星的孩子。
而是因為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確實只是一個7歲的孩子。
如今,15歲的林大竣不僅是一個暖心孝順的好孩子。
更成為了許多人眼中關于“清醒做人”的真實典范。
“星二代”林大竣詮釋孝道新方式
3月27日,有游客在肇興侗寨偶遇林永健,并將這段經歷分享到了網上。
照片中的林永健看起來精神煥發。
56歲的他頭發烏黑發亮,發際線也保持得不錯。
他的狀態非常年輕,完全看不出實際年齡。
而且他完全沒有明星架子,性格隨和親切。
尤其是在與大爺大媽一起觀看表演時。
他顯得格外自然,毫無違和感。
不僅如此,他還主動與周圍人聊天,用手勢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作為多次登上春晚舞臺的老藝術家,林永健果然十分接地氣。
與此同時,他的兒子林大竣則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采。
2023年12月17日,13歲的林大竣參加了國際鋼琴公開賽。
整個過程中,他用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
從視頻來看,他表現得自信從容,落落大方。
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感嘆。
曾經那個在《爸爸去哪兒》中可愛的小男孩,已經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大男孩。
很多人認識林大竣,正是通過這檔節目開始的。
當時年僅5歲的他,在錄制現場注意到一位感冒的攝像叔叔。
于是主動把自己的熱水分給了對方。
也正是通過《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
人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二十四孝”故事——7歲的林大竣回鄉看望奶奶。
在青島的一棟普通居民樓里,林永健帶著兒子回家探望臥床多年的奶奶。
鏡頭拉近,可以看到奶奶雖然長期癱瘓,但房間整潔干凈。
一進門,林大竣便直奔奶奶床前。
眼神中充滿了對奶奶的關心,沒有絲毫生疏或嫌棄。
顯然,他們經?;貋硖酵?,或許平時還會通過視頻通話保持聯系。
由于工作繁忙,林永健將照顧母親的責任交給了哥哥和嫂子。
但他依舊不忘帶上許多禮物以表心意。
這種言傳身教深深影響了林大竣。
7歲的他特意在商店挑選了一把癢癢撓作為禮物送給奶奶。
這個看似平凡的癢癢撓背后,藏著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
原來,奶奶因癱瘓多年,手指無法靈活活動。
每次后背發癢都需要家人幫忙。
林大竣顯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決定為奶奶買下這把癢癢撓。
不得不說,他比一些成年人還要細心周到。
就在同一周,有網紅曬出自己為父母購買的百萬按摩椅。
評論區瞬間沸騰:“不如林大竣花30塊買的癢癢撓,至少老人能真正用得上!”
甚至這份禮物比林永健精心挑選的昂貴補品更讓奶奶開心。
這一幕揭示了當代孝道的真實處境。
當一些成年人習慣用金錢衡量親情時,孩子卻用最質樸的方式展現了真正的關懷。
林永健的育兒智慧就藏在這些細節之中:他從未教導兒子“孝順需要買貴重禮物”。
而是教會孩子給予長輩最真誠的關心與愛。
這種“沉浸式孝道教育”,讓林大竣從小就懂得如何孝順長輩。
有網友調侃道:“其他星二代炫富,而林大竣炫的是人間清醒!”
林永健“丑爹哲學”造就人間清醒林大竣
與其他星二代光鮮亮麗的成長經歷不同,林大竣的生活充滿泥土氣息。
5歲時,他曾在磚廠搬磚體驗生活,還在菜市場學習討價還價。
這種“接地氣”的成長模式,源于林永健夫婦獨特的教育理念。
他既是音樂天才也是勞動小子。
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彈奏優美的鋼琴曲。
也能蹲在工地研究搬磚、砌墻的技術。
無論是身處高雅的藝術殿堂還是泥沙滿地的工地。
他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并展現個人價值。
他可以用流利的英文接受外國媒體采訪。
也可以用普通話和青島話與奶奶閑聊家常。
林永健曾公開分享自己的育兒秘訣:“咱長得不帥,就得教孩子內心要美。”
這種“丑爹哲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苦難教育。
帶兒子前往貧困山區,將壓歲錢捐贈給失學女孩。
其次是責任意識的培養,要求孩子在犯錯后主動反思并檢討。
這些教育方法實施下來。
網友們戲稱這是“價值觀預制餐”,意思是提前將善良、責任和感恩等品質“腌制”進孩子的骨子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但實際上,孩子有時也能成為父母的老師。
例如《爸爸去哪兒》中的一個片段。
林永健走進房間時,發現兒子將桌上的牛奶全都裝進了自己的包里。
他頓時感到非常生氣,認為孩子太過貪心。
于是立刻嚴厲批評了兒子。
后來經過溝通才知道,林大竣并不是想獨占牛奶。
而是打算將這些牛奶分享給其他小朋友。
得知真相后,林永健向兒子鄭重道歉。
沒錯,孩子其實并沒有那么多復雜的心思。
我們不應以成年人的心態去揣測他們的行為。
很少有人知道,如此優秀的林大竣背后,伴隨著兩次痛心的經歷。
才華戰勝顏值的婚姻佳話
2003年,林永健與周冬齊在排練小品時相識。
那時,林永健雖然在小品和曲藝方面功底扎實。
但由于外貌普通,在美女云集的話劇團里并不起眼。
而周冬齊則是典型的“團花”,容貌出眾,身材優越,追求者眾多。
按常理來說,兩人根本搭不上邊。
然而命運就是如此奇妙。
一次排練休息時,閆妮開玩笑說:“永健,冬齊也單身,你們年紀都不小了,正好湊一對得了?!?/p>
林永健聽后,心里頓時緊張起來。
他開始對周冬齊越來越關注。
偶爾還會邀請她一起外出游玩、吃宵夜。
漸漸地,周冬齊覺得林永健真誠可靠,被他的性格魅力所吸引。
最終,兩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官宣后,網友們稱贊林永健是“打敗顏值的典范”。
起初,許多人并不看好這段婚姻。
然而這對“不般配夫妻”用22年的幸福生活證明。
愛情不是偶像劇,而是生活劇。
第一次懷孕期間,他們的經濟狀況較為拮據。
剛結婚不久的他們無奈放棄了這次機會。
幾年后,隨著林永健事業逐漸穩定。
周冬齊的身體也恢復良好,兩人再次嘗試備孕。
沒想到,第二次懷孕時,周冬齊因排練過度勞累又失去了孩子。
林永健當時幾乎崩潰,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妻子,內心充滿愧疚。
那段時間,兩人幾乎不再交談,空氣中彌漫著壓抑的氣氛。
幸運的是,老天爺沒有讓這對苦命鴛鴦等待太久。
2010年,周冬齊再次懷孕。
這一次,林永健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推掉所有工作,全身心陪伴妻子。
更值得一提的是林家的“婚姻修復秘籍”。
2015年參加《爸爸去哪兒》錄制時。
林永健才真正體會到妻子獨自帶娃的艱辛。
從此,他戒掉了“喪偶式育兒”,每年停工數月專心當全職奶爸。
這些經歷讓林永健夫婦明白了一個殘酷的道理:最好的教育,是父母先治愈自己。
結語
林永健父子的故事,為現代家庭提供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在這個“物質充裕、情感匱乏”的時代。
真正的孝道不是給父母買多少保健品。
而是教會孩子如何用心去愛。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2018-05-24——人民網——7歲林大竣獲13次鋼琴比賽獎 林永健稱比上春晚還緊張
2024-01-17——中國網——“動任心弦”——任家班第十屆新年音樂會在京成功舉辦
百度百科——林大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