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來同濟就是為了造車,
現在我在從事智慧駕駛決策的研究,
9月就要‘上島’讀博啦!”
來自同濟大學國豪書院
工程力學(強基計劃)專業的
2021級本科生陳逸
成功直博至同濟大學
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從事“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
連續5個學期專業第一
蟬聯本科生國家獎學金
國際大學生工程力學競賽個人一等獎
國際奧林匹克互聯網學科競賽
“理論力學”競賽個人二等獎
還達到中國馬拉松大眾精英標準
讓我們一起來看“奔跑”男孩的汽車夢
“我一直特別喜歡汽車,
尤其是想設計汽車!”
2021年,懷揣著造車夢想的陳逸
進入工程力學(強基計劃)專業
希望通過更基礎的力學學習
賦予未來從事汽車研發更多可能
“強基班會注重強化基礎課程。”
陳逸介紹到,與普通力學專業不同
強基班需要學習
更注重邏輯推理論證的數學分析
“老師希望我們不只是把數學
當作解決力學問題的工具,
更能去探究底層的數學邏輯,
探索力學未知問題的解決方法。”
這樣基礎性的課程設置
也為陳逸的未來塑造了
更多的可能性
“我有一門上了三年的課
——《科研實踐》。”陳逸介紹說,
強基班還十分重視科研能力的培養
從大一開始,老師會講述學科前沿理論
教授文獻搜索、閱讀、分析等
還會組織模擬學科競賽
讓大家對科研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大二開始本研貫通的銜接
讓學生們進入研究團隊
和研究生學長學姐們一起做課題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
讓陳逸感覺
“漸漸具備了一些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養。”
“在學習一段時間之后,
我認識到傳統發動機技術
已經到達瓶頸,未來的新方向
一定是在新能源或者智能化。”
在面臨未來研究方向的抉擇時
得益于國豪書院的學業導師制度
陳逸通過郵件成功聯系上
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
洪奕光教授
擔任自己的學業導師
“洪老師平常在張江,
我們基本上都是約午飯時間溝通。”
陳逸說,洪老師沒有要求自己
跟隨他的研究方向
而是會根據自己的想法
很耐心地給予科研規劃建議
在一個多月的頻繁面談中
陳逸最終確定了未來的方向
——多智能體系統控制
專注、堅持、目標
陳逸用這些關鍵詞形容
自己的本科生活
“每學期10幾門不同方向課程,
要學會轉變學習態度和方法。”
作為學院的朋輩導師
在為學弟學妹們答疑之外
陳逸也會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
他說,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專注度
并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
相對重要的學習當中
正是這種轉變,成就了他后來的好成績
這個轉變過程中
還有一個因素影響深遠
陳逸說,“跑步是
我在大學里收獲的最好的一件事!”
從中距離到馬拉松
他能夠清楚地感受到自己
經歷一次次“撞墻”之后
越跑越遠,越跑越快
他說,未來人生賽道上
會帶著這種成就感和執行力
在學業和工作中
越跑越穩,越跑越快
離自己的“汽車夢”
越來越近
資料丨同濟大學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