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烏克蘭戰爭打到了第1136天,白宮因烏戰談判進展太慢,漸顯失去耐心之際,英法兩國防長,同一天趕到了基輔,號稱要和烏克蘭防長協商派兵維和問題。然而,俄烏雙方超百萬的軍隊,仍打得熱火朝天,俄國防部戰報顯示,烏軍一周之內的戰損接近萬人之際,連三萬維和部隊都很難湊起來的歐洲人,竟然要派兵入烏維和,不得不讓國際吃瓜群眾刮目相看。因此,縱觀這一天的烏戰各方,就有三點,值得特別關注了:
第一點,烏軍在波克羅夫斯克的反攻徹底結束。4月4日,俄軍在波克羅夫斯克正南方向突然發動猛攻,攻占了利索夫卡村附近的部分烏軍陣地。
兩個多月前,1月29日,烏陸軍司令德拉帕蒂將軍,親自出任該方向上烏軍“霍爾蒂察”集群司令后,曾指揮烏軍依托波克羅夫斯克,發動全面反攻,為此不惜抽調了庫爾斯克地區的烏軍無人機主力部隊,甚至還將500名國際雇傭兵精銳也頂到了前線,最終奪回了五塊曾被俄軍占領的陣地,雖然其中最大的一塊也不到3平方公里,但這波反攻,卻至少頂住了俄軍向波克羅夫斯克的全線推進。
不過,現在俄軍奪取的利索夫卡附近陣地,正是烏軍當時反攻奪回的陣地之一。顯然,這標志著德拉帕蒂將軍指揮的反攻,到此已經結束。
第二點,俄軍擴大庫比揚斯克北部奧斯科爾河橋頭堡陣地。4月4日,俄軍在庫比揚斯克北部突然發動進攻,擴大了奧斯科爾河右岸西村附近的橋頭堡陣地,基本上攻至了庫比揚斯克至俄羅斯卡盧基市的公路線附近。
這條公路,是庫比揚斯克北部唯一的一條大公路。為了保住對這條公路的控制權,上個月,烏軍甚至從庫爾斯克地區抽調過部隊,在該地區發動過反攻,奪回了不到三平方公里的陣地。現在,俄軍突然加強在該地區的攻勢,逼迫烏軍抽調預備隊阻擊,顯然意在牽制哈爾科夫方向的烏軍主力,以防他們在庫比揚斯克至沃爾昌斯克之間的大片開闊地帶上,針對俄本土再次發動攻擊。
第三點,美軍首次承認烏軍攻入俄本土別爾哥羅德州。4月4日,很多烏克蘭媒體都在強調:美國駐歐洲部隊司令卡沃利在接受《政治報》采訪時明確表示,盡管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陣地縮小了,但實際面積還是很大的;而且,烏軍在俄本土的別爾哥羅德州,也占據了一塊很好的防御陣地。其也因此成為首位確認烏軍攻入別爾哥羅德州的美軍將領。
據烏軍情總局所控制的深層國度網顯示,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陣地約為63平方公里,而在別爾哥羅德州的交戰區面積,約為13平方公里。顯然,五角大樓對于烏軍攻入俄本土,還是非常重視的,畢竟,這種進攻,雖然軍事意義不大,但政治意義是非常大的,絕對能夠改變北約對烏克蘭戰爭的定義。
顯然,英法防長突訪基輔提出維和方案,在百萬大軍鏖戰背景下更像政治行為藝術。歐洲防務能力的結構性缺陷與戰場現實需求形成荒誕反差。這種姿態,實質是回應美國戰略耐心消退的應激反應,試圖通過“維和”概念為后續談判預設框架。
當戰爭進入第四個年頭,各方博弈焦點已從戰場決勝,轉向塑造戰后秩序的先手布局。烏軍反攻周期縮短、俄軍彈性消耗升級、北約法律戰試探,共同構成沖突長期化的新常態。這場“代理人戰爭”的終局,或將取決于誰能率先打破“消耗戰”與“政治秀”的惡性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