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楊林蕭氏子孫齊聚,懷著崇敬與感恩之情緬懷祖先。
追根溯源,據老譜記載,楊林蕭氏乃是西漢名相蕭何的后裔,祖上曾口口相傳,我們楊林蕭氏有一門三進士之傳說。宋末元初,玖子公蕭艷群從邵陽印山遷居邵西車塘鋪紅門前,建造了紅鶴樓。明洪武七年,玖子公之子蕭民公在新寧三都報籍立戶。之后,蕭民公之子夢榮公遷至楊林定居,從此開枝散葉。歲月變遷,我們楊林蕭氏聰公這一脈如今已分布湖南邵陽市隆回縣周旺鎮等20多個鄉村,其中明公后代遷居芭蕉劃船壩后,至今也是人杰地靈,人才輩出!
湖廣填川時,楊林蕭氏超半數支系祖先于康熙年間外遷到四川、重慶、貴州、湖北等地。如今,祖先繁衍的子孫后代多達數萬,歷代人才輩出,在歷史中留下諸多光輝事跡。
回顧明清時期,先輩們各展風采,現將族譜記載的部分祖先的傳奇史與族人們娓娓道來!
蕭宗舜公,字青山,娶李氏,其外甥陳文盛成為明代江川王婿,全家受誥封,榮耀一時,此事載于《寶慶府志·卷十·藩戚》。
蕭義泰公,字樂安,為邑庠生,生于雍正五年,歿于乾隆四十六年。乾隆丙子年,因應對巡撫陳宏謀出色,獲贈五字鑒十二本,事跡留存于楊林蕭氏《乾隆辛卯譜》。
蕭義詩公,字肇周,為人敦厚,獨自建造宗祠、學舍,買田資助窮人。其賢良的妻子馬氏相伴一生,義詩公80歲壽慶時,進士歐陽俊作序,貢士車其昌書寫,傳為佳話,事跡見《寶慶府志》。
蕭義乾公,身為太學生,管理地方糧倉。乾隆時在臘樹坳修亭、建學館,便利族人。其塑像雖在“破四舊”時被燒毀,但功績多次被《寶慶府志》提及。
蕭文吭公,精于楷書,因文考不利轉而習武。在父親八十壽慶時倡議修塔、建祠,此后家族科名興盛,還主修周旺文昌宮,縣志、府志均有記載。
蕭世熊公,培養出諸多知名人士。道光丁酉年改修宗祠,是三續譜主修,享年81歲。
蕭代煒公,光緒乙酉年選拔優等,后循例成為明經進士,卻英年早逝。
蕭代燦公,自幼好學,文采斐然,34歲中舉,后任景山官學教習,掌管平涼柳湖書院,盡顯才華。
蕭代蕓公,幼年喪父,中年發家,撫侄如子,修仁壽亭,捐金置田,倡修大路。道光二十六年例授翎帶,欽賜登士郎。
楊林蕭氏第十一世孫祖鑰公的第四子應禧公主修康熙族譜,義公第八世孫呈翔公負責書寫及校正,開啟了楊林蕭氏族譜記載的新紀元。
先輩們的功績和品德,是蕭氏家族最寶貴的財富。今天我們舉行清明祭祖儀式,就是要銘記祖先恩澤,傳承家族榮耀與精神。愿祖先在天之靈庇佑蕭氏子孫后代,家族興旺發達,人才源源不斷。我們要以祖先為榜樣,團結一心,奮勇前行,為蕭氏家族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在此,向偉大的祖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懷念!我們當以實際行動詮釋文化傳承的內涵,將家族使命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不辜負先祖期望與時代賦予的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