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后的話
沿襲著歷史發展,社會文化需求日趨強烈,連環畫被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成了中華文化的符號之一。連環畫有繪圖有文字,通俗易懂,老幼皆宜。中國連環畫可以追溯到漢朝的畫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畫,由連續的畫幅來描繪故事或人物傳記。魏晉時期卷軸畫已經具備了連環畫的特點。隋唐時期,隨著佛教的興盛,出現了用絹幡等形式來傳播佛教,上面繪有圖畫和文字說明。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廣泛使用,連環畫形式由畫像石、壁畫向寫本、圖書轉移,這時有插圖的書本大量出現。民國時期,連環畫開始迅速發展,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解放后的1949年后到1966年可謂到了繁榮時期,連環畫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1978年后,中國改革開放,文化建設也開始全面恢復,連環畫也迎來了繁榮發展的頂峰。
連環畫作品具有很高藝術性和觀賞性,引來眾多的閱讀愛好者也成了收藏的熱門品類。每一畫幅繪制都凝聚創作者對原著的理解及智慧和技法,體現了畫家的不同風格,造就了一批批連環畫畫家。1940年代的"四大名旦"(沈曼云、趙宏本、錢笑呆、陳光鎰),小有名氣的"四小名旦"(趙三島、筆如花、顏梅華、徐宏達),此外還有程十發、劉旦宅等。1950年代后的“南顧北劉”(顧炳鑫、劉繼卣)及"南北二劉"("北劉"劉繼卣、"南劉"劉旦宅),還有任率英、王叔暉、賀友直、戴敦邦、華三川、施大畏、李天心、李維定、王弘力等。1980年代后有"南雷北燕"(雷德祖、高燕)等都創作了豐富的優秀作品,連環畫作為大眾傳播甚廣的藝術種類深受創作者鐘情和愛好者的喜歡。(編者)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