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Jess Weatherbed
譯者 | 王強
策劃 | 褚杏娟
上面這張手畫得亂七八糟的圖片是使用 DaVinci AI 生成的,所用的提示詞是“一個人(照片寫實風格)用厭惡的表情看著手機。”……
今年,生成式 AI 的炒作消息層出不窮,顯然應用開發人員也一直在關注這波潮流。以 AI 為賣點的工具幾乎在蘋果的 App Store 排行榜上占據了每個類別的榜首,包攬了教育、生產力和照片編輯領域的前 10 名。免費圖形和設計應用類別中的機遇尤其多,這個類別中充斥著 AI 內容創建工具。
但數量并不和質量掛鉤——商店中的很多應用都差到讓人“懷疑人生”。我一直在使用一些最受歡迎的產品來了解 2025 年人工智能工具的現狀,而每出現一款讓人工智能變得更有實用性的產品時,似乎同時會出現更多旨在利用這波炒作來賺錢的產品:這些產品會悄悄地把他們宣傳的功能做成付費服務,制定高昂的訂閱費用,并在廣告中把用戶能實現的結果吹得天花亂墜,嚴重偏離實際(如果應用真的有效的話)。
App Store 排名前 10 的圖形和設計應用中約有一半的名稱中帶有“AI”,其中三款都是由同一家公司制作的——HUBX,這是一家成立于 2022 年、總部位于土耳其的應用開發商。它的一款應用 DaVinci AI 宣傳自己是帶有一些照片編輯功能的 AI 圖像生成器。幾乎每款工具都需要支付每年 30 美元(或每周 5 美元)的訂閱費,免費試用版只能解鎖一個水平不夠格的文本轉圖像功能,讓你可以選擇使用版本不能指定的 Stable Diffusion 和 DALL-E AI 模型。
我的提示很簡單——“一條逼真的龍飛過火山”——但結果卻到處都是錯誤,比如缺少一面的翅膀和奇怪的視角。
它生成的圖像質量低下,大小或裁切處處是錯誤。在應用內點擊幾乎任何鏈接時都會出現廣告。用戶界面中找東西很困難。如果你真的購買了完整版,會發現任何編輯過的圖像上都要打上難看的水印才能下載下來。然而,它的排名遠遠高于更知名的創意平臺,如 Microsoft Designer,后者有自己內置的文本轉圖像 AI 生成器。Adobe Express 是同一類別中唯一一款目前排名高于 DaVinci AI 的設計應用。
DaVinci AI 成功地去除了圖片右側的斑馬。但用戶沒辦法下載沒有水印的 AI 編輯過的圖片,而且所有結果都被強制裁剪和扭曲了。
我測試的另外兩款高排名 HUBX 產品同樣乏善可陳:Home AI“室內設計”應用吐出的房間圖像充滿幻覺,甚至作為概念圖都幾乎無法使用,而 Tattoo AI 應用完全無法工作。這兩款應用都有與 DaVinci AI 相同的功能付費墻和評價提醒彈出消息。所有 HUBX 產品中復制粘貼的 App Store 版本歷史記錄也沒有任何細節可看。
雖然這三款應用都有大量五星評論,但社交媒體和 App Store 評論中的用戶反饋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一個反復出現的抱怨是無法聯系到客戶服務。
上面是我插入 Home AI 的參考圖像。
上面是設定為“熱帶”主題的生成結果。為什么床現在是由融化的木頭做成的?為什么桌子會與椅子融為一體?這有什么含義呢?
明確宣傳自己具有 AI 功能的應用非常有吸引力。據 Sensor Tower 稱,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下載量最大的 10 個 iOS 圖形和設計應用中有 4 個在其標題中帶有“AI”。這實際上比去年少了兩個,但最受歡迎的應用正在蓬勃發展。Photoroom 的下載量自去年以來增長了 160% 以上。相比之下,iOS 上的 Photoshop Express(也包括生成 AI 功能)的下載量在同一時期下降了 21%。
以 AI 為賣點的創意應用并不全是低水平的,但應用市場的內卷使得用戶更難找到以更專注的方式使用該技術的優秀應用。
谷歌的 Magic Editor 和 Adobe Photoshop 等應用有專門的工具,可用來從照片中刪除不需要的對象或在特定位置插入新對象。提供類似功能并出色完成這些任務的小型開發商也在 App Store 排名中日益靠前。
例如,Photoroom 和 Picsart AI——類似于 Canva 和 Adobe Express 等平臺的一體化圖形設計應用——實際上相當不錯!它們在免費的“照片和視頻”App Store 類別中排名很高,并提供類似的各種功能,可使用預制的數字資產和模板快速創建在線內容,還附帶一些 AI 驅動的編輯工具,如自動背景和對象刪除。
Picsart 移除工具使用起來很簡單,效果也不錯——沒有任何讓人感覺失望或誤導的地方。
這兩款應用都沒有讓我感到驚艷,但它們確實做到了宣傳的效果:背景移除功能不如 Canva 的好,但它們確實能移除掉背景。對象移除功能可以消除照片中不想要的部分,雖說它不如谷歌的 Magic Editor 輸出的結果一樣令人信服。這兩款應用都以每月 13 美元的訂閱費鎖定了一些更高級的編輯功能和數字資產,坦率來說這是相當標準的收費——相比之下,Canva 和 Adobe Express 的個人訂閱費分別為每月 15 美元和 10 美元。
iPhone 和 iPad 排行榜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iPad 的免費或付費排行榜前 100 名中很少有專注于 AI 的應用,相反,這里排名靠前的包括了 Adobe Fresco、Clip Studio Paint 和 Canva 等更加多樣化的平面設計應用。有趣的是,iPhone 付費應用排行榜看起來也是這個樣子,有大量的素描和 3D 建模平臺、藝術家的高級參考資料,以及簡化特定創意任務(如刪除背景和調整圖像大小)的工具。
這種差異表明,垃圾 AI 應用現象是一種大眾市場現象,這種應用尚未完全吸引傳統攝影師和插畫家,他們仍希望使用久經考驗的應用。這也表明,如果用戶需要為 AI 付費,那么 AI 本身的吸引力就會降低,這就能解釋為什么最常出現的創意 AI 應用類型會是定制紋身、徽標制作器和室內設計了。這些應用通常需要付費,需要熟練的技術服務。人們不一定想消除技能障礙;他們其實想的是消除財務障礙,也就是說省點錢。
利用應用內收費來讓應用出現在 App Store 的免費類別中,從而吸引更多用戶的策略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多年來,手機游戲一直在利用這一漏洞——而現在創意 AI 市場發生的事情看起來也非常熟悉。
https://www.theverge.com/2024/12/9/24314972/apple-app-store-ai-apps-art-design-photography
聲明:本文為 InfoQ 翻譯,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