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人口普查之后,“性別比”絕對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前幾年,網傳我國有3490萬光棍,許多男性擔憂未來會娶不到媳婦。
盡管我國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卻顯示,人們對生男寶一事仍有執念。
數據顯示,00后的性別比進一步失衡,男生比女生多11380132人。
其中,10-14歲的男女比為115.0,15-19歲的男女比例為116.1。
也就是說,在所有的年齡段中,00后的比例是最失衡的。
再看適婚的男女比例,20-24歲的男女性別比為112.5,25-29歲的性別比為110.2,30-34為105.9。
我國人口學專家楊凡表示,處在自然狀態下的性別比應該在103-107之間。
然而,由于我國對男孩的偏愛,導致我國性別比一度失衡。
性別比的失衡,也導致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如結婚率下降、城鄉婚姻鴻溝等等。
一、婚姻擠壓:城市男性選擇更多
或許大家看了性別比之后,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
明明各大城市相親角,都是女性比男性多,沒感覺男的比女的多。
這其實牽扯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婚姻擠壓”。
婚姻擠壓指的是適婚年齡男女的性別比差異過大,導致一部分男性無法找到配偶,形成了“光棍階層”。
我們會發現,那些學歷高、薪資高的城市男生往往受到一群女人的追捧。
相反,學歷低、工作不體面的農村男性,則成為婚戀市場的最底層。
再加上,農村是墮女胎和家暴現象的重災區。許多出生在農村的女性,都拼了命想要逃離家鄉。
這就導致了一個兩極分化的現象:城市男性選擇權更多,農村男性則要被迫光棍。
二、低欲望社會:高壓之下的無奈選擇
對于性別比失衡的問題,相比起前幾年的擔憂,如今許多年輕人的態度已經轉變成了置之度外。
生男還是生女,完全不在年輕人的考慮之內,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讓自己成為“最后一代”。
在生存壓力之下,男女性都達成了一個共識——不婚不育保平安。
一個直接的體現便是,近幾年的結婚率一路下滑。
2024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僅為610.6萬對,是40年以來的最低。
在各種社交平臺中,不婚不育已經成為主流,結婚反而變成了一件小眾的事情。
有博主發帖提問道,為什么大家現在都不愿意結婚了?
下面回答清一色的都是,上了一天班人都要累死了,不想回家再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
甚至有已婚的人現身說法,勸大家不要輕易結婚,婚后生活真的是一地雞毛,且孤立無援。
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曾提出“低欲望社會”這一概念,指的是當生存壓力過大時,年輕人會慢慢喪失物欲、買房欲、戀愛欲,甚至是性欲。
由于對未來經濟的期待值不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不買車、不買房、不結婚、低消費,這種現象在00后更加普遍。
因此,面對性別比失衡,許多00后的第一反應都是,“這和我這個月薪3000且不婚不育的人無關”。
總而言之,殘存的重男輕女觀念是性別比失衡的主要原因,這也間接導致了“光棍階層”的形成。
只不過,由于生存壓力的增大和婚姻觀念的變遷,對00后的年輕人來說,結婚已經不是一個人生的必選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