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友們的認知中,只有用活餌或者是假餌才能釣到兇猛的掠食性魚類。可是在2024年10月,有位廣西梧州的釣友卻打破了這種認知。他在西江夜釣時,用普通的手竿搭配商品餌就釣獲了一條重達十多斤的野生大鱖魚,這情況讓當地釣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據白先生說,那天晚上,他在西江使用6.3米手竿打重窩,目標魚是大草魚和青魚。可是在半夜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迅猛的黑漂,魚竿瞬間彎成弓的形狀。在經過近半個小時的遛魚后,一條體長超過80厘米、重達13斤的老鱖魚終于浮出了水面。
白先生激動地表示,這是他釣魚生涯中釣獲的最大鱖魚,更讓他難以置信的是,這條鱖魚竟然是吞食商品餌上鉤的。野生鱖魚在西江雖然不算罕見,但能長到13斤的卻很少,并且鱖魚喜歡吃活的食物,很少會吃餌料。因此,這一反常現象讓白先生感到很驚訝。
在垂釣圈中,用傳統釣法釣獲鱖魚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更別說這條重達十三斤的野生老鱖魚了。白先生將老鱖魚的照片發到網上之后,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大家紛紛驚嘆這條老鱖魚的驚人尺寸,鱖魚想要長到這個體型至少需要十年。
還有了解鱖魚行情的網友估算,這種體型的鱖魚如果放到水產市場上去賣,至少能賣到800元。不過白先生回復說自己已經以350元的價格賣了,這價格讓不少網友直呼血虧、賣得太便宜了。
野生鱖魚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美食圈中一直備受追捧,通常售價在每斤幾十元不等。按照這一價格來計算的話,哪怕不考慮它的稀缺性,這條老鱖魚的價格也應該遠超了350元。正因如此,當白先生說自己僅以350元的價格賣了的時候才會讓網友們感覺太虧了,簡直把鱖魚給賣成了白菜價。
除了價格爭議外,對于釣獲這條鱖魚的方式也引發了不小的質疑。有網友說鱖魚有比較高的警惕性,特別是像這種十幾斤的老鱖魚,它幾乎不可能輕易咬假餌,更別說用手竿釣獲了。還有網友甚至直接質疑這么大的鱖魚,八成是用錨鉤掛上來的吧?這些網友的質疑并不是胡亂說的,而是他們在釣友發布的照片中,發現了魚身上有兩處明顯的傷痕,這些傷痕的樣子看著與錨鉤造成的傷痕非常像。
面對網友們的質疑,白先生回應稱確實是手竿釣上來的,連自己都感到難以置信。魚身上的傷痕可能是在拖拽上岸的過程中造成的擦傷,不是錨鉤造成的,但是這一說法并未完全打消網友們的質疑。
事實上,用手竿配合商品餌釣到鱖魚的情況雖然少見,但并非完全不可能。首先,鱖魚可能確實是直接吃餌料了。另外,鱖魚作為典型的伏擊型肉食魚,在捕食其它正在咬鉤的小魚時,可能會被連帶鉤住。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僅憑魚身上的兩處傷痕就斷定是錨鉤導致的,這未免有些太片面了。魚在自然水域中活動時,可能會因多種原因造成身體表面受傷,比如與巖石等硬物刮擦、同類爭斗、甚至是被水鳥等天敵攻擊后逃脫。另外,在拉魚過程中的操作不當,或者魚在魚護中掙扎時,也可能造成類似的傷痕。因此,只看傷痕不能斷定它就是被錨起來的。
總之,鱖魚被用商品餌釣上來雖然有些反常,但也算是自然現象。本身魚的行為模式就容易受到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水溫的劇烈變化、食物資源的匱乏等等,這些都會讓魚做出一些反常的行為。因此,就算有經驗豐富的釣友認為鱖魚不會吃商品餌,但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這種看似不可能的情況還是有可能自然發生的。本身自然界就是千變萬化的,對于魚類的反常行為不必過于深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