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期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 33 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兩國圍繞邊境相關問題深入交流,外交部稱雙方同意采取有效措施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可讓人沒想到,就在此事剛結束不久,印度國防部 3 月 26 日宣布,該國將與吉布提、肯尼亞、南非、科摩羅等 10 個非洲國家,舉行首次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軍演現場(資料圖)
這次軍演被命名為 “非洲印度關鍵海事合作”,預計 4 月 13 日至 18 日在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附近海域展開,由印度和坦桑尼亞共同主持。從印度國防部發布的消息來看,此次軍演分港口演習和海上演習兩個階段。港口演習有反海盜的桌上推演和指揮所演習等課目;海上演習則涉及航海技術演練、輕武器射擊、直升機操作等。與此同時,印度還計劃 4 月開展首次 “印度洋艦船薩迦爾” 行動。4 月 5 日至 5 月 8 日,印度將把 “蘇娜亞娜” 號巡邏艦部署在西南印度洋地區,期間印度海軍將和 9 個非洲國家的海軍人員共同駕駛該艦,造訪多個非洲港口,并在一些非洲國家的專屬經濟區進行聯合檢查。
這次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會議備受關注。兩國外交、國防、移民、內政等部門代表均參與其中,重點落實此前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就劃界談判、邊境管控以及跨境交流合作達成的共識。對于這次會談,雙方評價積極,認為具有 “建設性” 和 “前瞻性”。從印方近期一系列表態看,莫迪政府面臨國內經濟壓力,以及來自美國關稅威脅的雙重考驗,迫切希望中印邊境問題盡快緩和,為兩國經貿合作創造更有利氛圍。莫迪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印兩個鄰國之間偶爾出現分歧在所難免,但過去 40 多年來,印方一直在努力確保這些分歧不會演變成爭端,兩國應當積極開展對話,進行 “健康且自然” 的競爭。
印度總理莫迪(資料圖)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是國大黨領袖,1962 年中印邊境戰爭中他的決策致使印度失敗,備受批評。時至今日,尼赫魯當年的一些錯誤決策,依然是莫迪所屬的印人黨長期批評的話題。印度政府一些要員一邊抨擊尼赫魯,一邊吹噓莫迪政府政策,鞏固印人黨在印度政壇的地位。面對不斷崛起的中國,莫迪政府在對華態度上顯得謹慎又矛盾,既小心翼翼展示 “對華強硬” 立場,又呼吁中印避免將分歧演變成爭端,相比幾年前,在看待中印關系時成熟了不少。
可印度一直懷揣 “大國夢”,在對華關系中難以獲得足夠 “優越感”,便試圖在其他方向展現影響力。此次與 10 個非洲國家舉行聯合軍演,便是一個例證。非洲部分國家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 “一帶一路” 倡議的重要伙伴,同時也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主要大國保持密切經貿聯系。過去幾十年,印度通過經濟、外交等手段加強與非洲國家的聯系。如今開展聯合軍演,更是想在軍事領域強化與非洲國家的合作,將海軍力量的影響力向印度洋區域外拓展。
印度海軍(資料圖)
印度海軍副參謀長塔倫?索布蒂稱,正研究印非海上聯合軍演兩年舉辦一次的可能性,本次軍演國家來自非洲東海岸,下次將邀請非洲西海岸國家參演。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試圖通過本次海上聯合軍演,加強與東部非洲國家的關系。從戰略角度看,印度這一舉措不僅能提升在非洲地區的軍事影響力,還有可能在國際貿易、資源開發等領域獲取更多利益。比如,在一些非洲國家專屬經濟區進行聯合檢查,可能為印度后續在相關海域的資源開發、貿易運輸等活動創造有利條件。
對于中印關系而言,邊境問題的妥善處理始終是雙邊關系健康發展的基石。盡管印度開展與非洲國家的聯合軍演看似與中印關系關聯不大,但從印度整體外交戰略布局看,其背后意圖值得關注。中印雙方都表達了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推動雙邊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意愿。希望印度莫迪政府在處理中印關系時,能保持務實理性的態度,切實落實好邊境相關問題的公平合理解決方案,真正為兩國邊境局勢的長久安寧以及雙邊關系的持續改善貢獻積極力量,而非通過一些外在行動制造不必要的緊張氛圍。畢竟,中印兩個大國保持良好穩定的關系,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