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上,那些名不副實的商品,大家購買時要擦亮眼睛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便捷的網購背后,卻隱藏著一些專門針對國人的消費陷阱。
很多商家打著解決生活“痛點”的借口通過視頻或者直播宣傳自己的好物,殊不知,這些商家就是想要通過人們的好奇心賺一波錢。今天為大家分享10款智商稅的物品,看看你們有沒有被坑過。
一、手持縫紉機
很多人覺得家里時常會有需要用到針頭線腦的時候,而對于很多不會縫補的年輕人來說,一個小型的手持縫紉機似乎非常有用。然而,實際使用后卻發現它存在諸多問題。首先,這種手持縫紉機沒有固定線的設計,這使得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線松脫的情況。其次,特別容易脫針,導致縫補工作頻繁被打斷。再者,由于它體積太小,縫出來的線歪歪扭扭根本拉不直。稍微厚一點的東西,比如襪子,僅僅四層就縫不動了。想象一下,當你滿心歡喜地想用它來縫補一雙破洞的襪子,卻發現怎么也縫不好,那種失望感不言而喻。最終,這個手持縫紉機只能被扔在一邊吃土。
二、免釘貼
現在很多人家里為了美觀和方便,會選擇使用免釘納米貼來掛一些藝術掛畫、固定小桿子晾毛巾、安裝小掛鉤掛吹風機、充電器小掛籃等。但實際使用中,問題卻接踵而至。如果貼在白墻上,摳下來的時候會撕掉墻皮,嚴重破壞墻面的美觀。在衛生間使用時,由于返潮的原因,用不了多久就會脫落。而如果掛在能接觸到太陽的地方,僅僅兩三個月的時間,表面的塑料就會被曬得脆脆的,不僅掛鉤直接掉落,連上面掛的東西也一起掉落。就像有一次,一個免釘貼掛著的小掛籃掉了下來,還把下面的掃地機器人蓋子砸壞了。
三、泡泡除垢劑
在短視頻中,泡泡除垢劑常常被宣傳得神奇無比,不管是茶垢、油污還是染色的衣服都能輕松搞定。但實際使用后發現,它就跟泡騰片一樣,冒完泡泡之后基本上沒什么作用。該臟的東西還是臟,該有油的地方還是有油。用它來疏通油膩的下水道更是不用想,根本什么都疏通不了,還會讓味道擴散得更均勻。原本期待著它能讓廚房和衛生間煥然一新,結果卻大失所望。
四、洗衣機粘毛器
對于養寵物的家庭來說,寵物毛發粘在衣服上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看到網上有可以直接扔進洗衣機里的粘毛器,材質像是軟軟的橡膠制品,表面摸起來黏黏的,試著對衣服上的毛進行摩擦,還真能摘下來,讓人充滿期待。但真正用到洗衣機里時,卻一根毛都粘不下來。而在宣傳視頻中,它可以將黑衣服上的毛一根不落的都粘下,非常神奇。與商家理論時,商家卻以包裝拆開之后概不退換為由拒絕處理,讓人既無奈又氣憤。
五、各種造型的煎蛋器
經常在視頻中看到可以煎出各種造型雞蛋的煎蛋器,如愛心、小熊、花朵、星星形狀等,讓人忍不住想要購買。然而,真正買到手之后用的時候,雞蛋打進去就會從下面的邊緣中流出去,根本沒有辦法成型。而且這個煎蛋器并不是不粘材質,煎出來的蛋還會和煎蛋器粘在一起,最后被弄得稀碎,刷都刷不干凈。原本想給早餐增添一些樂趣和創意,結果卻變成了一場麻煩。
六、迷你封口機
網上的迷你封口機宣傳只需輕輕按壓就可以將用過的調料、吃剩的零食、薯片等的封口牢牢封住,不會進入空氣,同時還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但實際使用時,不僅封口很難封住,而且用的時候還容易燙傷。這種小型的封口機是用電池來連接導熱絲進行發熱,操作起來非常困難,太快了根本封不上,稍微慢一點就直接燙漏了。想用高溫來封口液體更是難上加難,湯湯水水漏了滿地,讓人狼狽不堪。
七、艾草足貼
很多人被艾草足貼的宣傳洗腦,覺得從腳底就可以排油、排汗、排濕氣,非常神奇。但實際上,足貼里面裝的就是竹醋和竹炭,一旦遇水就會變油變黑。那些黑色的東西并不是身體排出的油,而是腳心被捂出的汗而已。所謂的排毒壓根就是子虛烏有,浪費了金錢不說,還讓人空歡喜一場。
八、網紅搖搖鞋
前兩年風靡網絡的網紅搖搖鞋,粉色的外觀,高高的鞋底,兩頭薄中間厚,站在這個鞋上只能用腳尖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就會崴到腳。而且用這種被動運動的方法給腿部塑形燃脂,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不僅如此,還特別容易把腳扭傷,給身體帶來傷害。原本以為可以輕松塑形,結果卻帶來了風險。
九、桑拿泡腳桶
這種泡腳桶收到時,第一感覺它的材質很像買蛋糕時夏天用來保溫的保溫袋材質,摸起來軟軟的。接水倒水都很不方便,而且泡腳的過程中特別容易倒,還特別容易歪,一直要用兩只手拎著兩端的袋子。在泡腳的時候,一旦水燙腳根本沒地方放。去倒水的時候也特別難倒,往水池中倒拎不起來,往馬桶里倒,由于袋子整個都是軟的,特別難以把握。原本想享受舒適的泡腳時光,卻被這個泡腳桶弄得手忙腳亂。
十、網紅包餃子神器
包餃子神器把餃子的外形做成了一個模具,兩邊對折之后可以包成一個餃子,看似很方便。但實際使用中,放素餡特別容易擠壓出去,放肉餡又黏噠噠的合不住。包餃子的過程中,餃子皮不能薄也不能厚,太厚的話會卡在中間位置的縫隙中出不來,太薄了直接露餡。包出來的餃子極其丑,煮完之后成片湯。原本期望能快速包出漂亮的餃子,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那么我們在網購的時候如何才能避坑不踩雷呢?
選擇知名購物平臺:選擇信譽良好、知名度高的購物平臺,如淘寶、京東、天貓等。這些平臺通常有嚴格的商家審核機制和售后服務體系,能夠提供一定的購物保障。
查看商家信譽:在購物平臺上,查看商家的信譽評級、銷售記錄和消費者評價。選擇信譽高、評價好的商家,可以降低購買到劣質產品的風險。例如,商家的信譽評級可以反映其在平臺上的經營表現和服務質量,銷售記錄可以看出其產品的受歡迎程度,而消費者評價則可以提供關于產品質量和商家服務的真實反饋。
關注售后服務:了解購物平臺和商家的售后服務政策,包括退換貨政策、保修期限和客戶服務響應時間等。良好的售后服務可以在產品出現問題時提供及時的解決方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圖片和視頻:查看產品的圖片和視頻,了解產品的外觀、細節和實際使用效果。注意圖片和視頻是否真實、清晰,是否有過度美化的嫌疑。如果可能的話,可以查看消費者上傳的真實圖片和視頻,獲取更客觀的產品信息。
查看評價數量和評分:評價數量越多,評分越高,通常說明產品的質量和口碑越好。但要注意評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避免被虛假評價誤導。可以通過查看不同時間段的評價、對比不同用戶的評價內容等方式,判斷評價的可信度。
閱讀具體評價內容:仔細閱讀消費者的具體評價內容,了解產品的優點和缺點。注意關注那些與產品質量、性能和使用體驗相關的評價,如產品是否耐用、功能是否正常、使用是否方便等。對于一些負面評價,要分析其原因,看是否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參考追加評價:追加評價通常是消費者在使用產品一段時間后給出的評價,更能反映產品的長期使用效果和質量穩定性。可以參考追加評價,了解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表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選擇知名品牌:知名品牌通常在產品質量、研發投入和售后服務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可以選擇那些在市場上有良好口碑、歷史悠久的品牌,降低購買到劣質產品的風險。例如,在購買電子產品時,可以選擇蘋果、華為、三星等知名品牌;在購買家居用品時,可以選擇宜家、無印良品等品牌。
了解品牌口碑:通過網絡搜索、咨詢朋友和家人等方式,了解品牌的口碑和信譽。可以關注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評價、新聞報道和消費者論壇中的討論,了解品牌的產品質量、服務態度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表現。
分析低價原因:當遇到價格特別低的產品時,要謹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產品質量不佳、庫存積壓、促銷活動等原因導致價格降低。如果價格低得離譜,要警惕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
注意促銷陷阱:在促銷活動期間,要注意避免陷入促銷陷阱。一些不良商家可能會通過虛假促銷、先漲價后降價等方式誤導消費者。要對比促銷前后的價格、了解促銷規則和限制條件,確保自己真正享受到實惠。
檢查包裝和外觀:收到產品后,要及時檢查包裝是否完好,產品外觀是否有損壞、劃痕等問題。如果發現包裝破損或產品外觀有問題,要及時聯系商家協商解決。
試用產品:在規定的退換貨期限內,盡快試用產品,檢查產品的功能是否正常、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發現產品有質量問題或與描述不符,要及時聯系商家申請退換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