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6日,特朗普宣布將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措施4月2日生效。這一消息瞬間在國際社會掀起波瀾,多國對此表達強烈反對,一場圍繞關稅的貿易風暴似乎正在急速醞釀。
歐盟方面,其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示,對美國決定向歐盟出口汽車加征關稅深感遺憾,強調關稅對企業和消費者都不利。歐盟作為由27個成員國組成的強大共同體,將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同時堅決捍衛自身經濟利益。一旦美國此舉落地,歐盟很可能會聯手發起“報復”,畢竟歐盟一直以來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和維護自身權益方面都態度強硬。此前,面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即將出臺的新關稅,歐盟就已宣稱“握有很多牌”,并制定了強有力的反制計劃。
馮德萊恩(資料圖)
加拿大總理卡尼也毫不客氣,直接指出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是對加拿大的“直接攻擊”,加拿大正研究包括報復性關稅在內的應對措施。要知道,汽車產業在加拿大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這一關稅政策無疑是直擊其要害。同樣,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表示政府正與汽車等工業部門密切合作,為可能發生的情況做準備,若無法就關稅達成協議,墨西哥將對美國采取行動。墨西哥經濟部長埃布拉德更是稱,將以有利于本國的方式使用一切可用手段應對。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表示,在應對美國汽車關稅問題上,日本政府“將把所有選項放在桌面上”,正在考慮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同時強烈要求日本汽車獲得美方的關稅豁免。因為汽車產業涉及范圍廣泛,美國加征關稅的負面影響極有可能波及日本整體經濟。
石破茂(資料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3月31日接受采訪時指出,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活動帶來風險,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也下調了2025年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紀文華表示,美國強行推行“對等關稅”政策,不僅難以獲得長期利益,還會加劇全球貿易摩擦,損害國際貿易體系。
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特朗普似乎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近期,美國聯邦參議員戴安斯訪華備受關注。戴安斯在與中方一系列會晤后表示會晤“富有成效”,還希望今年晚些時候安排兩黨參議員訪華。
特朗普(資料圖)
他現身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會場,與多名美企高管熱聊。包括蘋果、黑石等近30家美國企業高管出席年會,數量居跨國公司代表之首,顯示出中美之間存在堅實的共同利益基礎。戴安斯此訪正值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且在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可能落地之前,意義非凡。有分析認為,這或許是特朗普試圖通過戴安斯訪華,向中方傳遞某些信息,為可能緊張的貿易局勢尋求緩和的契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的關稅政策已經引發了眾多國家的不滿和反擊。歐盟的強硬態度、加拿大等國的明確回應,都讓美國面臨巨大壓力。而特朗普派戴安斯訪華,似乎也表明其希望在貿易問題上與中國進行溝通,以緩解緊張局勢。未來,中美之間以及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在貿易領域究竟會如何博弈,是繼續劍拔弩張,還是通過對話協商找到解決之道,全球都在拭目以待。畢竟,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貿易戰沒有真正的贏家,合作共贏才是大勢所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