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近些年來越來越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并且在全球范圍內努力維護各地區的和平與安定。但是美國作為長期以來的全球霸主,一直對我國沿海地區存在某些挑釁行為,這明顯是對全球國際秩序的嚴重威脅。
曾幾何時,我國在外交上主要奉行韜光養晦的政策。當和美國等國家產生摩擦時,我國軍隊首先會避免正面沖突,通過忍讓和退讓的方式和平解決。
但目前國家已經擁有了更加強大的國防力量和軍事力量,如果美國膽敢襲擊我國沿海城市,那么他們所面對的將是解放軍的全軍出擊。目前我國沿海部隊已經擁有了跨太平洋的打擊能力,一旦我軍發動進攻,那么美國很可能會變成一片廢墟。
一、挑釁行為
其實美國很早之前就開始在太平洋搞小動作,目標直指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為的是提高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威懾力,遏制中國等大國的發展速度。例如美國提出的第一島鏈計劃,內容就是從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經過我國臺灣島,最后到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構建起一個對中國腹地形成包圍之勢的島鏈包圍圈。
美國軍方甚至堂而皇之地將這一計劃視為對中國圍追堵截的重要一環。同時也能夠對我國東海和南海之間的連接通道形成了某種限制。為此美國利用其霸主地位威逼利誘,逐漸取得了在第一島鏈諸多國家中的各種軍事特權。從韓國,日本開始到臺灣地區,菲律賓等,美國在上面部署了非常多的軍事力量,其中包括最先進的航母戰斗機機群,直接形成了對我國東南沿海的軍事投射。
美國甚至為第一島鏈起了一個“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的外號,顯然是將太平洋當做美國自己的內海了。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中國軍隊形成威懾力量以限制中國在太平洋沿岸的各項行動。
在日本,美國是有許多美軍駐扎的基地,例如橫須賀港的第七艦隊,在琉球群島美國擁有超過四十多個軍事基地,并且將一半的駐日美軍都駐扎在其中。為了控制南海以及周邊海域,美國在菲律賓也有軍事基地。
其實這一計劃并非近期提出的,而是從美蘇冷戰時期就開始布置了。當時中國和美國是敵對國家,美國為了圍追堵截提出了島鏈戰略。這一計劃主要由50年代美國的國務院顧問杜勒斯提出,當時他的設想就是從北部的韓國到最南端的澳大利亞形成太平洋防護范圍。
除了第一島鏈之外,美國還布置了第二島鏈計劃,它同樣是北起日本群島,南到印度尼西亞群島的一條封鎖鏈,不同的是它距離我國的東海岸更遠,是美國針對中國布置的第二條包圍圈。主要針對某些亞洲國家進行外層防御,同時對西太平洋眾多海上通道進行把控。同時第二島鏈還布置了許多后勤補給裝備和戰略預備基地,是美國在太平洋個海軍基地的重要后備力量。
但是同樣美國海軍也在這些軍事基地上布置了非常先進的武器,例如B2隱形轟炸機、Agm86巡航導彈,兩棲攻擊艦以及核潛艇等。
可以說美國的島鏈戰略直接對我國東南沿海形成了軍事威脅,一旦爆發戰爭,那么這些島鏈上布置的美軍海軍基地將直接對我國領土發動進攻。
除此之外,近些年美軍也和西太平洋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多次聯合經驗,目的就是用演習的軍事行動對我國海軍進行威懾。最近的有在2025年3月舉行的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的海軍演習,他們所挑選的地方都是有爭議的海域。主要內容進行了無線電通信以及行隊聯合編隊美國,菲律賓直升機編隊演練等內容。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進行聯合軍演時,我國海軍也派出了一艘軍艦在遠處進行監視。
2025年的1月份,美國和菲律賓兩國進行了海上演習。可以說近幾年菲律賓和美國走的非常近,這已經是美菲在南海進行的第5次聯合演習了。說是為了加強兩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合作,但實際上還是在向中國秀肌肉。
同樣是今年的1月份,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再次開展聯合軍演,地點仍然在我國南海周邊。目的是向中國展現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軍事合作意愿與能力。演習過程中,美國派出了卡爾文森號航母、兩架直升機以及兩艘導彈驅逐艦、兩架大黃蜂戰斗機。可以說以美國為首的這幾個國家在我國南海周邊的演習頻率和演習次數逐年增加。
二、沿海防御
雖然美國在我國東部沿海布置了島鏈包圍的態勢,但是我軍也在東南沿海地區設置了多層次,多維度的軍事防御體系,能夠對我國領土主權和基本的海洋權益進行有力的維護。
首先在交通方面,國家已經在東南沿海地區設置了長達3萬多公里的沿海防御執行道路,還設置了無死角的視頻監控、攔阻設施,目的就是為了構建出從人防,物防到技術防御相結合的聯動體系。近些年我國進一步加大了在沿海地區軍事防御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力度,例如修建了許多監控站,監控中心,還鋪設了幾萬公里的信息傳輸線路。
我國海軍也在東部沿海地區設置了包括許多航空母艦,護衛艦,潛艇以及驅逐艦力量。一直以來我國海軍的防御宗旨就是近海防御和遠海護衛。因此在布置海軍力量時也根據這一作戰需要設置了相應的武裝力量。在平時。主要由海警部隊達成先進的艦艇和飛機進行日常巡邏監管。同時沿海地區還有幾十萬的民兵進行長期駐扎,一旦敵軍來犯,將會以最敏捷的速度進行應急處理和偵查監視,直接做到全民皆兵。
在導彈防空系統方面,我國布置了紅旗系列的遠程導彈防空網絡,它具有非常廣的局勢覆蓋力量。海軍艦艇也裝備了海紅旗系列的防空導彈系統。東部沿海的許多基地還布置了沿岸的雷達系統。在日常工作開展中還會定時定點利用預警機,巡邏機,無人機對海岸線以及東部沿海陸地進行監視。除此之外,我國的衛星系統也已經到了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實力,國家所構建的大量衛星以及超距離雷達也會對沿海城市密切關注。
除了防御體系的升級之外,近些年我國海軍也制定了武器裝備創新升級以及強國強軍戰略。目前我國執行海防任務的部隊都裝備了最先進的執勤車輛、信息化通訊設備以及導航定位裝置。
為了應對美國在太平洋島鏈上布置的威懾性武器,我國目前還配備了許多種能夠對美國本土造成致命打擊的武器。這些武器能夠在美國對我國沿海城市進行戰略損害時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直接對美國本土進行同樣的傷害。
這一說法絕不是危言聳聽,例如我國目前的東風41是全球范圍內都最為先進的陸基洲際導彈之一。它的優點在于威力大,射程遠,并且具有極其高的精準度。它還能夠同時攜帶許多核彈頭,甚至能夠做到對全球任何范圍內的目標做到精準打擊。還有我國最早的東風31系列洲際導彈,現在已經經過升級也具備了全球打擊能力。
我軍所配備的東風17能夠有效突破目前美國所設置的反導系統,它的射程甚至超過了2000km,速度也達到了高超音速的等級。還有我國正在研發的第二代超音速導彈,正在進一步提高其自行導彈的機動性和精確性,想要進行攔截非常困難。
我國的轟20戰略轟炸機同樣具備遠程打擊的能力,還具有隱身的功能。它同樣能夠攜帶許多具有精確打擊能力的武器,對于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任何目標進行精準打擊。
還有我國的pl15超遠程空導彈,射程也達到了幾10萬km,主要針對的是敵軍的加油機和預警機,而這些也都是美軍在戰爭當中賴以仰仗的重要后備力量。
我國的094系列核潛艇能夠攜帶巨浪2號彈道導彈,能夠對目標地點進行二次核打擊,因此也能對美國的本土構成非常大的威脅。巨浪系列的潛射彈道導彈如果從水下發射,大大提高了我國核武器的隱蔽性和攻擊威力。
我軍的遠程火箭彈射程也能夠達到500多公里,其命中精度更高,還有多種可選擇的指導模式,也能夠對太平洋東岸等遠距離目標進行直接的打擊。
除此之外,我國海軍相對于美國海軍也有許多不可忽視的優勢。一旦發動戰爭,我國將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并且取得戰爭的優先權。例如在近些年,我國已經擁有了世界領先的造船工業和造船能力。甚至根據統計數據,我國綜合造船率已經高出了美國200多倍。所擁有的造船廠不僅規模大,技術水平高,而且能夠以最快的效率建造各類艦艇。
我們海軍的艦艇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平均艦艇的年齡比美國海軍年輕14年,這能夠反映出我國海軍技術創新的先進性優勢,尤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信息化作戰,智能化作戰的新環境。
我國研發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速度快,射程遠,這是當前美國現有反擊導彈無法攔截的。我國的東風時期超音速導彈也能夠突破現在美國的所有反導系統,甚至被外國媒體譽為無法攔截的殺手锏。在艦艇的總數量上,我國海軍也超出了美國。并且這些潛艇包括了最新型的護衛艦、艦艇、航母、兩棲攻擊艦、驅逐艦、船塢登陸艦等多個種類。
相比之下,我國的軍費使用效率也比美國更高。雖然在經費總額上低于美國,但我均有著非常高的成本控制能力,并且通過技術革新,管理優化,每一分都能夠花在刀刃上。
我國還擁有領先世界的鋼鐵產量,這一數據甚至是美國的十一倍,這一工業水平能夠為長時間的作戰提供非常堅實的物質保障。
可以說目前為止,我國的萬里海疆已經構建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同時一旦美國對我國沿海城市進行軍事行動,我國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內讓美國本土付出沉痛的代價。
信息來源:
[1]美海軍謀劃“躲避中國火箭軍打擊”,列出三大重點發展“優勢武器”.環球時報.
[2]美海軍發布新戰略指南,首次承認“中美海軍軍力旗鼓相當”.央視網.
[3]軍地合力,萬里邊疆海疆筑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解放軍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