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4月3日刊發題為《為什么說美國將無法為F-47找到外國買家》的文章,作者是彼得·蘇丘。全文摘編如下:
一般認為,第六代戰斗機因為太過先進,不適合出口給外國軍隊使用。而美國的盟友恐怕也不會表現出對F-47的興趣。
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閃電”Ⅱ型戰斗機是迄今最為成功的第五代戰斗機,已經交付了1000多架。盡管俄羅斯嘗試為自家的蘇-57尋找外國買家,但是包括蘇-57在內的其他五代機都不太可能復制F-35的成功。
然而,F-35的成功對美國來說也是不可復制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洛馬公司似乎被踢出了六代機競爭。上月,這一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的巨頭被移出即將公布中標結果的美國海軍F/A-XX戰斗機計劃。
與此同時,美國波音公司已經拿到了作為“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核心的F-47戰斗機的合同。
F-47將在本世紀30年代初入列,取代洛馬公司另一款五代機F-22“猛禽”,有望為波音公司帶來巨額收入。
而這就是歷史很可能重演的地方。F-22從未獲批銷往國外,因為美國國防部認為,出口F-22會導致隱形等先進能力外泄的安全風險。項目成本上升和美國空軍需求的變化導致原定750架的訂單量大幅縮水,洛馬公司僅在1996年至2011年生產了187架。
雖說現在討論潛在的F-47對外軍售計劃恐怕為時尚早,但是美國前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表示,他不認為F-47外銷會成為現實,哪怕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暗示說,美國很可能生產用于出口的“減配版”F-47。
肯德爾在做客一檔播客節目時說:“假如我們任何一個伙伴國愿意按照那樣的單價采購一架新飛機,我會非常意外。”
肯德爾提醒說,每架F-47的售價很可能高達1.8億美元,約為F-35目前價格的兩倍。即使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恐怕也不愿意掏那么多錢購買F-47的出口型號,尤其考慮到特朗普已經斷言出口型號的能力或許沒有那么強。
特朗普說:“(因為)或許有朝一日它們就不是我們的盟友了。”
這一立場不僅將繼續疏遠華盛頓與哪怕是最親密盟友之間的關系,而且會影響美國軍售。
美國的盟友與伙伴不太可能對F-47表示出興趣的另一個原因是,歐洲已經在推進兩個彼此競爭的六代機研發項目。其一是由英國主導、意大利和日本參與的“全球作戰空中計劃”(GCAP)。
已有多家跨國企業參與該計劃研發工作,包括英國貝宜系統公司、歐洲導彈集團英國分公司、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意大利萊奧納多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
未來成品的具體性能尚未對外披露,但它很可能是一款“可選載人戰斗機”,將配備增強現實駕駛艙,擁有可以充當“副機”或者“忠誠僚機”的無人機系統。
GCAP項目聯合體表示,雖然重要的設計細節尚未公布,但該項目已經拿到了至少300架訂單。
此外,歐洲還有法國、德國與西班牙聯合推進的“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項目。主要合作方法國達索飛機制造公司與空中客車公司之間的技術共享問題一度導致項目進度延遲,但特朗普最近的言論很可能對其起到激勵作用。
正如地緣政治分析師布蘭登·韋徹特在為《國家利益》雙月刊撰稿時所述:“與美國人不同,歐洲人需要升級作戰飛機。而多國分擔研發或許會讓六代機變得物有所值。”
這種分擔研發模式不是美國的選項,而歐洲已經有兩個競爭性項目有望成為現實,這就導致F-47恐怕也找不到外國買家。(編譯/劉子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