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sselsValue近日發布專題報告,基于船旗國視角深度解析新加坡注冊船舶(涵蓋現役、已交付及在建船隊),重點呈現三大核心榜單:新加坡船旗十大注冊船東、新加坡本土十大船舶運營商及十大實際受益船東的競爭格局與市場動態。
新加坡船旗船東Top 10
馬士基以119艘新加坡船旗船舶、總價值63.5億美元的規模穩居榜首。
萬海航運(Wan Hai Lines)以111艘船位列第二,盡管數量略少于馬士基,但其船隊因包含大量在建新船且平均船齡僅7年,整體估值與馬士基持平,同為63.5億美元。
第三位是新加坡本地航運企業太平船務(Pacific International Lines),其船隊包括73艘新加坡船旗船,估值為28.7億美元。
長榮海運(Evergreen Marine Corp)位居第四,擁有58艘船,雖然數量略少,但憑借全為大型現代化集裝箱船的組成,其船隊總價值高達64.7億美元,是該榜單中船隊價值最高者,并且其新船訂單也頗為可觀。
第五位為Grace Ocean Investment,旗下擁有54艘新加坡船旗船,估值為22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郵船(NYK)雖僅擁有39艘船,但其船隊總價值高達45億美元,顯示出其船舶價值普遍較高。
新加坡運營商Top 10
在新加坡本地船舶運營商中,海洋網聯船務(Ocean Network Express, ONE)以236艘船、221.7億美元的船隊總價值穩居榜首。
第二位是EPS,其運營197艘船,估值為199.3億美元。太平船務以運營102艘船、59.1億美元的總價值位列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前列的運營商大多以集裝箱運輸為主營業務。該板塊在過去一年中價值顯著上漲,例如15年船齡、4,250 TEU的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價格同比上漲約79.57%,從2,070萬美元升至3,717萬美元。這主要是由于紅海局勢緊張,船只改道好望角,推動了集裝箱船舶的運輸總里程需求上升。
新加坡實際收益船東Top 10
在新加坡本地受益船東中,Eastern Pacific Shipping同樣位居第一,旗下船隊多達205艘,總價值為210.8億美元。其龐大的新船訂單是估值高企的主要原因,共計118艘,涵蓋集裝箱船、油輪、散貨船、LNG、LPG及汽車運輸船等多個船型。
太平船務排名第二,擁有87艘船,均為集裝箱船,涵蓋新巴拿馬型至支線型,整體估值為42.4億美元。
Hafnia位列第三,船隊包括85艘油輪,價值29.4億美元。其船型涵蓋Aframax至Handysize等細分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油輪市場今年整體價格出現回調,例如15年船齡、11萬噸的Aframax油輪,價格同比下跌約21.43%,從4,284萬美元降至3,366萬美元,反映出市場不確定性和高價帶來的交易壓力。
據統計來看,新加坡航運業依然是全球航運舞臺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以新加坡為船籍港的船東、還是在新加坡本地運營與管理的企業,都在多個船型市場中積極布局,尤其是在集裝箱板塊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整體來看,新加坡航運業展現出高度的韌性與前瞻性,再次印證了其作為全球航運樞紐的領先地位。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聯系主編:陳洋159985119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