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吃野菜的習俗,例如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記載了大量勞動人們在田野中采摘野菜的勞動場景。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其中芣苢指的就是野菜車前草。大概的意思就是說車前草非常的鮮嫩,大家快來采啊。
而作為湖南土著,筆者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比較常見的野菜。因為3月份接下來,湖南人們開始熱衷吃野菜,而且一周七天不重樣,喜歡吃野菜趕緊收藏起來,早認識早享受。
第一、薤白
薤白號稱植物界的“四不像”,它是石蒜科蔥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得像大蒜、蔥以及韭菜,因此我的家鄉也叫它野蔥或者野蒜,是春天非常美味的一種野菜。薤白在我國食用歷史非常的悠久,早在秦漢時期以前,薤白就已經是民間最常用五種蔬菜之一,也是我國最早食用的蔬菜之一。
《黃帝內經》中有云:“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直到張騫出使西域之后,隨著大量的十字花科蔬菜傳入國內,薤白才開始淡出我們的視野,最終淪為野菜。薤白常見的吃法有炒雞蛋,炒臘肉。另外它的根還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中草藥,中醫里稱之為薤白,用的就是它的鱗狀莖,用來煮粥食用,對我們身體大有益處,特別是心臟不好的人要多吃。
第二、香椿芽
香椿芽這幾年非常的火,它獨特的口感,讓它成為了很多人的心頭好。早春的香椿芽嘗鮮價,甚至能賣到150塊錢1斤,堪稱天價。不過現在價格已經回落,價格普遍在15塊錢一斤左右。
香椿芽葉片嬌嫩,口感鮮香,是著名的木本蔬菜,和薤白一樣,香椿芽在我國同樣有著非常悠久的食用歷史,唐朝很多詩人都非常喜愛香椿芽。在我老家每年清明節前后,很多農民朋友會專門上山采摘它的芽頭來炒雞蛋或者涼拌吃,沒有吃過的小伙伴不妨試試。
不過我們在采摘香椿芽的時候要注意,香椿芽和核桃芽、臭椿,漆樹的嫩芽長得很像。我們再采摘的時候一定要識別清楚,香椿芽有一股獨特的香氣,這是桃芽、臭椿,漆樹所不具備的。另外在吃香椿芽的時候,記得要焯水。因為香椿芽富含大量的亞硝酸鹽,如果沒有焯水可能會導致中毒。
第三、清明菜
清明菜,也叫鼠曲草,這種植物喜歡長在田間地頭,它是菊科鼠曲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它之所以被人們稱之為清明菜,這是因為食用它的最佳季節是在清明節前后。而且自古以來在湖南就有清明節吃清明菜的習俗。
不過清明菜和很多野菜不同,主要區別在于吃法。清明菜全株密布白色的蛛絲狀絨毛,如果用來炒菜吃,容易卡喉。但是如果將它磨成粉制成粑粑,卻香氣濃郁,因此在過去湖南每年清明節前后,家家戶戶都有吃清明粑粑的傳統習俗。
第四、藜蒿
藜蒿是菊科蒿屬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有一股非常獨特的香氣。在江西以及湖南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傳統野菜,用來炒臘肉脆嫩爽口,人間美味。沒有吃過的小伙伴一定要試試,可以去江西的鄱陽湖沿岸以及湖南的洞庭湖沿岸打野,隨處可見的藜蒿。
除了這些還有蒲公英、折耳根、薺菜等等,可以說各種野菜齊上陣,一周一種都吃不過來。如果你也喜歡吃野菜,那么清明時節去野外踏青,一定不要錯過了。這些野菜季節性非常的強,過了這個季節就得等到明年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以上野菜了解了嗎?你喜歡吃野菜嗎?你吃過哪些比較好吃的野菜?在你的家鄉有這些野菜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