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吉林國文醫院胸痛中心以全優成績通過國家級標準版“再認證”,成為中國胸痛中心總部認證的全國標桿單位。這是該院繼2021年首次獲評后,第二次通過這一代表我國急性胸痛救治最高水平的國家級評審。
國家級標準版胸痛中心認證由中國胸痛中心專家委員會等權威機構聯合評審,以“嚴標準、重質控、強協同”三大維度構建評審體系。在此次歷時半年的再認證中,通過病歷核查、數據核驗,對該院胸痛中心的救治流程、質量控制、患者隨訪等核心指標運行情況進行全面評估,最終認定各項指標高質量達到認證標準,在縮短急性胸痛救治時間、提高救治成功率及信息傳輸效率等方面取得顯著提升。
作為吉林省胸痛中心聯盟核心單位,吉林國文醫院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累計投入超3000萬元引進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5G智能急救平臺等先進設備,構建“院前預警—院內急救—區域協同”全鏈條救治體系。2021年首次認證時,該院將急性心梗患者D2W(入院至血管開通)時間縮短至平均60分鐘,最短20分鐘;此次再認證中,該指標進一步優化至55分鐘,較國家標準(90分鐘)提升30%以上。近三年累計救治急性胸痛患者2500余例,救治成功率達98.5%,質控數據完整率99.8%。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理念貫穿救治全程。該院創新推行“一鍵啟動”機制:胸痛患者到院后無需掛號繳費,直接進入搶救流程,急診科、心內科、介入團隊形成多學科救治鏈,24小時待命的復合手術室確保復雜病例即時施治,全力構建起覆蓋院前急救、院內救治、區域協同的立體化救治網絡,為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提供最快速、規范、準確的救治途徑。
在突破“救得快”基礎上,醫院更注重“救得好”。醫院通過智能質控平臺動態監測救治全流程,精準優化時間窗與用藥規范;強化運動心肺功能評估、營養干預、心理疏導等重要環節,使患者術后6個月再入院率下降40%。此外,將救治網絡延伸至20余家基層醫療機構,通過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等方式,實現從社區篩查、院前急救到高級生命支持的全程覆蓋。
“再認證不是終點,而是質量躍升的新起點。”吉林國文醫院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不斷深化AI輔助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持續優化“智慧急救—精準治療—全程管理”閉環體系,重點推進胸痛救治單元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胸痛中心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建設水平,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基層群眾,為守護心血管健康筑起堅實屏障。
此次認證通過,不僅是對吉林國文醫院胸痛中心建設成果的權威認可,更凸顯其在急危重癥救治領域的責任擔當。隨著區域協同救治網絡的不斷完善,這條用技術創新鋪就的“生命高速路”,正為更多嶺城胸痛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