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份,CBA季后賽已經全面打響,首個比賽日新疆主場118-111戰(zhàn)勝南京。雖然結果在意料之中,但不得不說南京隊還是比較頑強的,畢竟是隊史首次進入季后賽,能和老牌強隊打到最后,并且比賽末期也有追平的機會,還是給新疆隊嚇了一身冷汗。
南京隊的幾個核心成員發(fā)揮都不錯,最突出的肯定是小將林葳,本場比賽出戰(zhàn)41分鐘,狂砍37分5個籃板11次助攻,投籃28中12,罰球8次全中,效率非常高。
林葳這個表現(xiàn)并不讓人意外,畢竟他是常規(guī)賽本土球員里唯一場均得分過20的球員,蓋過拿MVP的胡金秋。后衛(wèi)的得分效率不如內線非常普遍,但林葳還有這個砍分能力確實值得稱贊,并且最近一些年,只有郭艾倫在2020年左右能做到常規(guī)賽場均得分超過20。
但讓球迷最不理解的是,林葳表現(xiàn)這么好,依然不受官方的重視,包括國家隊和CBA都沒有拿到什么榮譽。
前幾天CBA評出了一系列的常規(guī)賽獎項,這是林葳的第三個職業(yè)賽季,拿最佳星銳是不可能的,但最具進步獎也不是他的,頒給了北京隊的曾凡博。可能是林葳從上賽季就維持了高水準,所以算不上進步。
單項獎拿不到,CBA最佳陣容總可以考慮一下林葳,第一陣容里都是數據和戰(zhàn)略貢獻突出的球員,但第二陣容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的。可惜福建隊的鄒陽、上海的李弘權都入選了,還是沒有林葳的身影,除了數據好,他能幫助南京首次進入季后賽的成績還是很硬核的。
更讓球迷不理解的是國家隊的選材,最近的兩次亞預賽,郭士強征召的球員不少,但呼聲很高的林葳都沒入選。也許和6月份雙方的那次爭執(zhí)有關系,不過國家隊應該唯才是舉,年輕球員有一些小錯誤還是要給機會的。
因為聯(lián)賽期間趙繼偉、趙睿、胡明軒陸續(xù)有傷,所以國家隊選后衛(wèi)還是比較寬泛的,并且郭士強也早就確立了培養(yǎng)年輕人,著眼未來世界杯和奧運會的目標。但只有廖三寧算是國家隊外線的新銳力量,其他人都是老面孔。
比如高詩巖、程帥澎,甚至年齡不小的大學生球員張寧和王嵐嵚都得到征召,并且參加了國家隊的正式比賽,如果能把這些機會給到林葳,當然有助于球隊的未來發(fā)展。
當然,一些人認為林葳偏向于二號位,持球組織不是很強,這也是事實。在國家隊能參與組織的主要是趙繼偉、趙睿、廖三寧,而像胡明軒等人是二號位得分手。林葳最大的優(yōu)勢是投射穩(wěn)定,與其把空位的投手角色給到徐杰、王嵐嵚,不如讓更有培養(yǎng)價值的小將試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