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初內憂外患。國內,連年征戰,早已是滿目瘡痍,國家經濟急需恢復。外部,東南沿海的國民黨蠢蠢欲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一直試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見,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究竟有多難?
一、百年戰爭,天災人禍,民生凋敝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多年狼煙四起兵荒馬亂,國內早已是滿目瘡痍。
舊中國饑荒不斷,全國各地幾乎年年都在發生餓死人的水旱災害。
其中,有資料記載的幾起較大災害:
1920—1921年的華北四省大饑荒,餓死1000多萬;
1928—1930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奪走1300萬條性命,5000萬難民;
1936—1937年的川甘大饑荒,逾千萬人死亡;
1939年的水災大饑荒,1943年中原大饑荒、廣東大饑荒,共有600多萬人餓死;
1946—1947年南方大饑荒,粵桂湘餓死1750萬人。
在舊中國,老百姓即便沒有被餓死,平均壽命也只有35歲。
除了災荒,還有官吏腐敗,兵匪肆虐,惡霸橫行,災難頻繁,迷信泛濫,文盲充斥,缺醫少藥,民不聊生。
據史料記載,清朝末年中國人口已達5億,但并不是人多國就強大。長期的閉關鎖國,盲目地自我膨脹,政務糜爛武備松弛,沒有半點國際地位可言。
魯迅的結論是:“中華民族不像活在人間”!
積貧積弱的中國,沉睡的東方雄獅,何時才能醒來!
新中國就建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之上。
在毛澤東時代,比較民國時期,雖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毛主席主政的27年里,老百姓還不富裕,基本上穿的都是帶補丁的衣服,主食基本上以粗糧為主,甚至是瓜菜代,為什么?
“水有源,樹有根”
建國時,中華民族經過了上百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壓迫和戰爭的破壞幾乎沒有工業,成年人文盲率為80%,嬰兒成活率僅20%,科技發展還處于十九世紀中葉水平。
要資本沒資本,
要技術沒技術,
要外匯沒外匯,
要海外市場沒市場,
有的只是國民黨發行的金圓券。
蔣介石逃跑到臺灣的時候,把大陸的財富洗劫一空,將價值100億美元的黃金運往臺灣,留下的只有通貨膨脹。
全國人均資產僅僅1美元多,就是說將全國的固定資產若平均分配,每人只占有一美元;1950年的國民生產總產值是180億美元(一美元兌2.75元人民幣),每人平均只能分到十幾元錢,其中農業產值占80%。
當時的中國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新中國建設者一分錢要掰成八半花
新中國底子薄沒有錢怎么辦?建設者們只有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治國如治家,一個窮家過日子,掙錢都吃了喝了,永遠沒有奔頭;要過上好日子,在保證吃飯的大前提下,必須要勒緊褲帶,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擴大生產上去。
在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困境中建設新中國,“一要保吃飯,二要搞建設”,這就是個兩難,又是必須堅持的大政方針。
在這樣的國情下,民生的重點只能是保吃飯,只能保最基本的民生,這是萬般無奈。在這樣的國情下,勒緊褲帶也要建國,這也是一個偉大民族的發展需求。
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在這樣的國情下艱苦創業,成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毛澤東時代的27年,創造出遠遠超出5000年中國物質財富的總和!
“準戰爭環境”要用錢保家衛國
毛澤東時代一直處于“大戰不斷,小戰(局部戰爭)接二連三,一切按最壞的情況做準備”的“準戰爭環境”下。
1、國內局部戰事不斷
剛建立的新中國,內有上百萬國民黨殘兵和上百萬土匪作亂。
國內剿匪從1949年到1962年;
國內戰爭從1949年到1974年;
舟山群島之戰、萬山群島之戰、上海防空保衛戰、海南島之戰、東山島之戰、東海海戰、一江山島之戰、炮擊金門、西藏平叛、反臺灣國民黨軍隊特工登陸騷擾、"八·六"海戰與崇武以東海戰、對美國和臺灣國民黨空軍的反偵察、反襲擾作戰。
大大小小的戰爭12次,為國家安全和經濟建設掃平了障礙。
1960年底到1961年初,中國邊防部隊與緬甸國防軍在中緬邊境“金三角”地區先后2次實施了聯合清剿國民黨殘軍的作戰行動,史稱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這是我軍歷史上特殊的、鮮為人知的越境作戰行動等。
2、衛國立威必打之戰。
在毛澤東時代,國土寸土不讓,衛國立威絕不手軟!
(1)舉國之力抗美援朝
1951年,全國財政預算126億人民幣,軍費比例超過50%。
毛主席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這是中華民族的自立之戰,無論花多少錢,都必須去打!
(2)饑餓中打贏中印之戰
在三年困難時期,國內急需休養生息,但是,印度當局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咄咄逼人搶占我國領土,發動邊界戰爭,毛主席堅定地說:不管你印蘇聯軍,還是印美聯軍,即使再來一次八國聯軍,我們中國人民也要與你們打到底!短短30天,中印之戰中國完勝!
麥克馬洪偽造的印度與中國的邊界線
麥克馬洪偽造的印度與中國的邊界線
(3)援越抗美投入53億美元
美國軍事作家、評論家拉瑞斯約本海默說:在他那個時代,只有那個時代,我們空軍在靠近北越領空時候,戰斗機就會自動報警,因為那里有中國派駐的34支火炮與導彈防空營。我們的國家——美國!請你永遠記住這位偉人——毛澤東!
毛主席在援越抗美救國斗爭大會上
(4)中蘇邊界沖突耗資巨大
珍寶島自衛還擊戰,戰斗規模不大,但對國內的政治、經濟的影響之深,卻超過了建國后歷次軍事斗爭,舉國進入“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最終戰勝了來犯之敵!
珍寶島革命烈士陵園
(5)西沙之戰意義深遠
1973年,南越非法宣布將南沙群島的南威、太平等10多個島嶼劃入其版圖,還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于1月15日派驅逐艦隊強占西沙金銀、甘泉兩島。毛主席一聲令下中國軍隊收復三島,全殲入侵的南越軍隊。 沒有這一場硬仗,就沒有現在的南海。
仗可以不打,但戰不可一日不備
(1)“深挖洞”建成地下長城
珍寶島之戰一爆發,中國全面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為防蘇聯核襲擊和入侵,全國城市軍民集中力量修防空洞,僅北京市平均每天有30萬人參加備戰勞動,修建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體系,面積達270多萬平方米。
(2)“兩彈一星”投入168億
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毛主席下大決心為“兩彈一星”投入168億人民幣,中國擁有了原子彈、氫彈、導彈、動力攻擊潛艇、衛星。沒有“兩彈一星”,絕沒有今天中國的地位!
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
在一窮二白、內憂外患的背景下,各條戰線全面放開,全國人民勒緊腰帶拼命干,中國人民終于屹立于世界優秀民族之林。
從1949年到1976年,一躍成為世界第5強的工業國家,成為世界第六的軍事強國,在短短27年時間里,走過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才能走過的路程。
九億平方米的水庫建設,保障了農業豐產豐收,實現了八億人口的自給自足。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兩9彈一星研制成功,大國重器有力地保障了國家安全。
煤炭產量躍居世界第二,
鋼鐵產量世界第四,
工業生產排名世界第三。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些成就的取得,老一代人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奮斗。
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當時的口號是“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面,天南地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
燃燒了青春,流下了汗水,沸騰了人血,只想讓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早日脫胎換骨,讓子孫后代安居樂業。
大慶油田鐵人王進喜
——把需求降到最低,把貢獻做到最大。
毛澤東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從一窮二白的舊中國,走進了豐衣足食的新時代。
經歷過舊社會饑寒交迫,流離失所,賣兒賣女,妻離子散,老一代人最有體會是毛主席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毛澤東不僅根本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存條件,讓缺衣少食饑腸嚕嚕的人民吃飽了飯,衣不遮體的“東亞病夫”有了衣穿,結束了洪災澇難造成的流離失所,更開天辟地第一次當上了國家的主人!
毛澤東時代走過來的廣大工農群眾依然深切懷念毛澤東!
因為他們深知:相比舊中國的悲慘生活,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無疑是極其偉大的歷史進步!
毛澤東時代的民生絕不僅僅是吃穿。
毛澤東時代的掃盲、免費教育,消滅了血吸蟲、麻風、天花、鼠疫、霍亂,徹底掃除了賣淫、吸毒、妓女、高利貸、人剝削人,物價穩定,社會安定,讓億萬人走上了工作崗位。
這就是毛澤東時代創造的奇跡!
毛主席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
在那個艱苦創業的年代,人民生活還沒有解決溫飽,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始終和大家一起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也是毛主席下令槍斃劉青山、張子善這兩個貪污腐敗分子的原因之一。
建國后,毛主席只做了兩套衣服(參加開國大典的禮服和訪蘇時的禮服),買的一雙圓頭皮鞋一直穿到逝世。
毛主席除公眾場合或接見外賓,平時穿的衣服經常補丁摞補丁,工作人員勸他換件新的,毛主席說:“百姓能穿補丁衣服,難道毛澤東就不能穿帶補丁的衣服嗎。”
直到毛澤東逝世時,他的一件睡衣用了二十多年,補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被補丁達70多個,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
毛主席從不吃補品,也不吃山珍海味,在三年困難時期,就連他一直喜歡吃的紅燒肉也從來沒有吃過。毛主席的女兒也常常餓得睡不著覺,毛主席說“誰讓你們是我毛澤東的女兒啊”
1976年,農歷除夕之夜。毛主席在病榻上吃了幾口他喜歡吃的武昌魚和一點米飯。這就是開國領袖的最后一次年夜飯。
這就是人民的偉大領袖,這就是人民心中的太陽。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國情
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從1840年到1949年,經歷了100多年的戰亂,國民經濟完全崩潰,一窮二白,一貧如洗,百廢待興。
綜合國力居世界第13位。人口5億多,其中農民占總人口的90%,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固定資產總值200億美元。GDP也是200億美元。人均年產值僅40美元。
工業基礎薄弱(沒有什么象樣的工廠)。解放前,我國的工業基本集中在上海,什么都不能制造,連火柴、元釘都需要進口,一切都是“洋貨”,洋貨占領中國市場,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釘(鐵釘)洋布(坯布)等等等不一而足;“萬國汽車博覽會”“萬國輪船公司”“萬國兵器展覽館”“萬國靶場”“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等等。
1949年
鋼鐵產量14.7萬噸。
原煤生產6000多萬噸。
發電量30萬千瓦。
汽車業幾乎為零,最大的是長春的汽車大修廠,1947年東北解放之前只有100多人。
農業處于原始狀態。1949年,糧食產量2億多噸。連年兵慌馬亂,土地大量荒蕪,水土流失嚴重,更沒有水利設施。畝產幾十斤,更有許多地區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機械化根本沒有,牛耕馬拉是先進的,許多地區處于刀耕火種時代。
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人民飽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的殘酷壓迫和剝削,5億農民一無所有,再加上連年軍閥混戰,天下大亂,災荒四起,流民遍地,餓殍遍野。
有些地區小孩不敢走親戚,怕被親戚煮了吃了。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