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簽署協議還剩最后2天的時候,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突然打破沉默,回應了近期發生在該集團身上的一些事。就在外界猜測長和集團到底要不要繼續賣港口的時候,外交部直接把話說得很重。
長和集團發布的公告
眼看長和集團和美國貝萊德財團簽署協議的日子越來越近,外界高度關注李嘉誠是否會繼續推進賣港口協議的時候,長和集團發布一則聲明,稱該公司沒有就公司的電訊業務做出任何交易決定。從聲明內容里看,這則聲明是含糊不清的,長和集團采用模棱兩可的模糊態度,既沒有明確承認也沒有否認。而對于是否賣港口,也是同樣的態度。
3月4日,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突然發布公告,計劃出售公司運營的來自23個國家43個港口,而美國貝萊德財團以228億美元的打包價計劃將其全部收入囊中。事情一經公布,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軒然大波,如今,這件事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買賣港口事件,而是成為中美博弈的一個縮影。
特朗普政府高呼“美國優先”的口號,推進了一系列遏華政策,而巴拿馬港口,儼然已經成為美國遏華的一個關鍵。雖然中方支持巴拿馬政府維權,還專門派代表前往巴拿馬給該國政府吃下一顆定心丸,但美方并不想放棄,似乎對相關港口更有信心了。
巴拿馬港口會花落誰家?
巴拿馬運河的經營權一旦落到美方手中,以美國政客的秉性,他們很可能會趁機對華出手,阻止中國船只通行、對中國征收高額關稅和服務費等等,都有可能成為美國對中國的“特殊關照”,畢竟美方已經將中國列為“最大威脅”,毫不遮掩遏華野心。
中方深知巴拿馬運河對中國航運的重要性,也為了不給美方針對中國的機會,港澳辦、外交部、商務部等多部門先后發聲,希望李嘉誠能夠三思而后行,盡快叫停將港口出售給美國的計劃。可李嘉誠不僅沒有正面回應,還默默推動與美方簽協議的計劃,似乎想悄咪咪促成這件事,但事關中美博弈,外界時刻關注這件事的一舉一動。
現在的結果是,長和集團與美國貝萊德財團的合同沒有簽成,李嘉誠還遭受了三連“暴擊”。從長和集團發布出售港口的聲明之后,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市值已經蒸發了781億港元,這對李嘉誠這個商人來說,無疑是一記“暴擊”。此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要對長和集團港口交易一事進行司法審查,一旦進入審查階段,李嘉誠賣港口的計劃將被迫叫停。換句話說,這件事如今是否能繼續推進,已經不由李嘉誠說了算。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美國對全球征收關稅的情況下,李嘉誠原本想通過賣港口的方式最后再撈一筆就抽身,可現在,港口不僅不能賣,公司市值還白白蒸發了780億港幣,對李嘉誠來說,這無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李嘉誠遭受三連擊
現在的李嘉誠,可以說在賣港口一事上什么都做不了,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萬般無奈之下,長和集團又發布公告,表明公司沒有做出任何交易決定,但是也不確定是否會進行任何交易。
長和集團發布這樣的公告,有可能是權宜之計,畢竟當下,中國官方已經介入,李嘉誠只能跟著官方的步子來。畢竟這時候繼續推進相關事情的話,很可能會引發更可怕的后果。發布這則公告,不僅可以暫時平息輿論,也可以為該公司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做決定。
就在長和集團發布公告當天,外交部再次就長和集團和美國貝萊德財團有關賣港口一事進行回應。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表示,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郭嘉昆還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
顯然,對于這件事中方的立場始終是一貫的,那就是堅決保護市場公平公正,維護公共利益。同時,中方也是在警告美國政府,不要在背后搞那些小動作,企圖通過一些不正當手段損害他國利益。當下,中方已經對長和集團展開審查,美方無權對中方指手畫腳。
郭嘉昆以不點名方式警告美國
李嘉誠一面強調著“在商言商”的論調,一面做著“在商不言商”的決定,這樣的做法終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國家看似是在審查,實際上正在幫助李嘉誠,若43個港口真的都被美方掌控,后果不堪設想,李嘉誠甚至有可能背負歷史的罵名。
最后,還是希望李嘉誠能三思,畢竟已經有中企站出來,愿意與長和促成出售港口的買賣,若李嘉誠只是為了撈一筆然后抽身,那賣給中企也是一樣的的結果,現在就看李嘉誠究竟是為了錢還是有其他打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