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在曾頭市中箭,回到梁山后不治身亡,很多人都把矛頭對準了小李廣花榮:除了箭上那三個字,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是史文恭射殺了晁蓋,能在暗夜中一箭命中晁蓋面門的,除了“神臂將軍”花榮還有誰?
花榮初上梁山,就跟晁蓋鬧得不太痛快:“說呂方、郭盛兩個比試戟法,花榮一箭射斷絨絳,分開畫戟。晁蓋聽罷,意思不信,口里含糊應道……花榮尋思道:‘晁蓋卻才意思,不信我射斷絨絳。何不今日就此施逞些手段,教他們眾人看,日后敬伏我?’”
花榮夢里也要管宋江叫哥哥,卻在心中直呼晁蓋之名,顯然是沒把晁蓋放在眼里,于是他就露了一手:“當下花榮一箭,果然正中雁行內第三只,直墜落山坡下。急叫軍士取來看時,那枝箭正穿在雁頭上。晁蓋和眾頭領看了,盡皆駭然,都稱花榮做‘神臂將軍’。”
花榮的箭法盡人皆知,連浪子燕青都要向他學習,所以能在暗夜和火光搖曳下一箭命中晁蓋的,除了小李廣花榮和小養由基龐萬春,一般人還真想不出第三個來,而曾頭市史文恭從頭到尾都沒展示過箭術——如果真是史文恭射中了晁蓋這么重要的人物,施耐庵怎能不大書特書?
按照傳統小說筆法,如果真是史文恭箭射晁蓋,那么書中一定會留下這樣的描述:只見四下里金鼓齊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火光之中,史文恭坐下照夜玉獅子馬,手中方天畫戟,大喝一聲攔住去路,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史文恭掛戟摘弓,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撲的一箭,正中晁蓋臉上。
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史文恭射殺晁蓋”這樣的大事件,絕對應該濃墨重彩描述一番,可是施耐庵卻對此只字不提,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射殺晁蓋的另有其人了。
小養由基龐萬春正在江南方臘手下為將,當然不會來蹚曾頭市的渾水,那么嫌疑最大的,可能就是小李廣花榮了。
說箭射晁蓋的就是小李廣花榮,也不是完全沒有依據:其一,花榮跟晁蓋多多少少是有一些過節的,他射殺晁蓋沒有心理負擔;其二,花榮是宋江的鐵桿兄弟,只要能讓宋江坐上頭把交椅,花榮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而且只有花榮出手,宋江才會放心;其三,當時的梁山好漢中,能射得那么準的,也只有小李廣花榮一人而已。
這些猜測,看起來很有道理,但也不是完全不可推翻,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花榮是蒙受了不白之冤:我們至少能找到三個證據,表明晁蓋臉上那支毒箭,絕非出自小李廣花榮之手,如果真是花榮出手,晁蓋根本就不可能活著回到梁山,留下那句對宋江不利的“遺囑”。
在最初版本的水滸傳中,晁蓋是這么說的:“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水滸原著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林沖卻把枝誓箭,就供養在靈前。”金圣嘆批注:“山寨定鼎之功,實惟武師始終以之。眾人聽遺囑,林沖供誓箭,皆特寫晁蓋死后宋江又不如意,便生出許多文情來。”
林沖此舉大有深意,所以梁山軍二打曾頭市,宋江根本就不讓他參加,這說明林沖對晁蓋之死是有懷疑的,宋江也知道林沖起了疑心。
但是后來發生的事情表明,林沖絕沒有懷疑花榮,他們多次并肩作戰,林沖長矛近戰,花榮神箭遠射,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林沖是梁山第一毒人,“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林沖不懷疑花榮,說明他已經找到了花榮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而且花榮那么“顯眼”的人物,悄悄下山潛行在晁蓋身邊,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就是花榮不可能箭射晁蓋的證據之一:有些人有動機、有能力作案,但作案者偏偏不是他——他太引人注目,而且還會成為主要嫌疑人,所以會被重點關注,宋江絕不會讓他出手。
林沖對花榮了解甚深,如果是花榮出手,必然會被林沖抓住破綻,那么在后來的戰斗中,林沖就有機會“失手”一槍刺死花榮了。
說花榮沒有箭射晁蓋,我們還能找到第二個證據,那就是花榮射箭例不虛發,不管是霹靂火秦明還是玉麒麟盧俊義,花榮想射其盔帽紅纓,就不會擦傷頭皮,秦明盧俊義連躲閃的機會都沒有:“花榮把槍去了事環上帶住,把馬勒個定,左手拈起弓,右手去拔箭,拽滿弓,扭過身軀,望秦明盔頂上只一箭,正中盔上,射落斗來大那顆紅纓,卻似報個信與他;宋江背后轉過小李廣花榮,拈弓取箭,看著盧俊義喝道:‘盧員外休要逞能,先教你看花榮神箭!’說猶未了,颼地一箭正中盧俊義頭上氈笠兒的紅纓。”
像秦明盧俊義那樣一流和超一流高手,尚且對花榮的神箭毫無閃避能力,晁蓋全力突圍之際,根本就沒有閃躲的意思,花榮完全可以一箭命中其咽喉,也就沒有后來那么多麻煩事了。
即使晁蓋當時跑得太快,腦袋劇烈搖晃,躲過了咽喉而命中面門,那一箭也不會只是射傷而非射殺:當頭一箭,正面射中,以花榮箭矢的力道,肯定會破腦穿出,晁蓋的后腦勺至少能看到三寸箭頭。
花榮神箭無雙,臂力驚人,林沖從晁蓋臉上把箭拔下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絕非花榮所射,而箭頭上的毒藥,也就成了第三個證據:花榮百步穿楊,根本就沒有必要在箭頭上淬毒。
花榮出生于將門世家,對江湖下五門的伎倆應該是不熟悉,也不屑使用,這就像狙擊英雄張桃芳連瞄準鏡都不用一樣:第一是沒有,第二是用不著。
花榮想射殺晁蓋,根本就不用在箭上涂毒,而且他也弄不到毒藥——如果他從解珍解寶那里討要毒藥,就等于在自己腦門上寫字,告訴大家他要去謀殺晁蓋了。
解珍解寶的毒藥連老虎都能放翻,如果花榮的箭頭上用了獵戶藥虎之毒,晁蓋也支撐不到回梁山。
晁蓋所中那一箭不在咽喉而在臉上,說明箭手準頭不夠;沒有透腦而出,說明箭手臂力不足;箭頭淬毒,說明那人對自己的箭法沒有信心。
這三點都足以說明,箭射晁蓋的,既不是曾頭市史文恭,也不是小李廣花榮,這樣我們就猜到了另外一種可能:為了讓史文恭為曾頭市拼死出力,曾長官或曾家五虎,做了很多支帶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結果只有那只命中晁蓋的被保留了下來,射在其他嘍啰身上的,都被曾家軍回收了。
史文恭可能也是到曾頭市有人坑自己,所以在替曾長官寫信向梁山求和的時候說了這樣一番話:“向日天王率眾到來,理合就當歸附。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奪馬之罪,雖百口何辭。原之實非本意。”
史文恭是不想與梁山死戰到底的,這也恰恰說明了他自認為跟梁山沒有死仇,甚至認為有些事是可以解釋清楚并化干戈為玉帛的。
既然箭射晁蓋的不是史文恭也不是花榮,那么問題就出來了:筆者認為這是曾頭市故意給史文恭挖坑以斷其退路,那么在讀者諸君看來,真正有可能射出那支毒箭的,會是哪位梁山好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