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23省人口年報:粵桂貴為生育主力軍 東三省十年縮減超千萬人

23省人口年報出爐

東三省十年縮減超千萬人

0
分享至


截至4月2日,23個省(區、直轄市,下稱“省份”)公布了2024年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詳細數據。從人口數據變化來看,區域人口的增減進一步分化。

2024年,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9‰,人口數已連續三年負增長。23個省份中,共有7個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增長(即該省份戶籍人口數量實現正增長)。2019年,31個省份中有28個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

分省份看,自2021年以來,僅廣東、廣西、福建、貴州、青海、新疆六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年均為正增長。其中,去年貴州生育意愿最強,出生率達10.74‰;廣東新生兒數量最多,已連續四十余年超過100萬人。

另一方面,遼寧生育意愿最低,2024年出生率為-5.3‰。2024年遼寧常住人口占全國的2.95%,新生兒數量僅有全國的1.89%;吉林的新生兒數量則跌至9.7萬,在23個省份中位列倒數第一。過去十年,東北三省的人口負增長現象越發突出,常住人口數累計下降超過1200萬人。

3月27日,民政部老齡司司長黃勝偉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要制定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以強有力舉措提升生育率。

粵桂貴等七省新生兒超40萬

從已公布的人口數據來看,經濟大省同樣也是人口大省,且挑起了2024年的人口增長大梁。

連續36年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一的廣東,2024年以全國9.07%的人口數,貢獻了全國11.8%的新生兒。并且,2024年廣東出生人口相比上一年還增加了10萬人,連續7年成為第一生育大省。

在全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廣東的人口結構優勢格外突出。2024年末,廣東60歲及以上人口數占全部人口數的14.86%,大幅度低于全國22.0%的老齡化程度。同時,廣東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484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為66.3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46個百分點。

2025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廣東實時人口1.5億左右,新出生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一,擁有大批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和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這些是廣東持續蓬勃發展的動力所在。

在深圳、廣州這兩個一線城市中,人口結構優勢更加突出——2023年,深圳戶籍出生人口數超過8.5萬人,規模約等于同期吉林省全省的新生兒數量。深圳出生率達12.96‰,為全國平均出生率的2倍。此外,深圳常住人口中,15—59歲人口占比高達79.53%,平均年齡僅為32.5歲;2024年,廣州戶籍出生人口達到11.4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8‰。

相比之下,另外兩座一線城市則面臨更多的人口結構性矛盾。自2021年起,上海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年均為負值;北京則在2022年和2023年出現戶籍人口負增長的現象。2017至2024年,北京除了2023年常住人口小幅回升外,其他年份常住人口均為負增長,并且上海和北京的常住人口老齡化率均超過22%。

除了廣東,去年GDP總量位于2—5位的山東、江蘇、四川、浙江常住人口數均超過6600萬,新生兒數量也均超過40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公布2024年人口數據的23個省份中,廣西、貴州成為GDP總量前五大省份外,唯二新生兒數量超過40萬的省份。

只是,貴州和廣西雖均維持了高出生率且正增長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但受限于戶籍人口外流等因素,貴州、廣西2024年的常住人口出現了不升反降的現象。

廣西在解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時就提及,由于廣西是勞務輸出大省,大量勞動年齡人口外流,全區常住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16—59歲)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十年間,東三省人口數下降超千萬

2015年,受低生育率、人口老齡化以及戶籍人口外流等因素影響,東北三省的常住人口數開始由增轉降,并在此后開始了長達十年的人口負增長,十年間總共縮減了超過1200萬人。

具體來看,2014—2024年,遼寧省常住人口數從4391萬下降至4155萬人,縮減236萬人;吉林省常住人口數從2752萬下降至2317.31萬,縮減434.68萬人。黑龍江暫未公布2024年人口數據,但2014—2023年常住人口數也從3608萬下降至3062萬,縮減546萬人。

近幾年,東北三省的戶籍人口負增長現象進一步加劇。2019年及之前,東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均在-1.1‰及以上,但從2021年開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跌幅總體呈擴大趨勢。2023年,東北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均在-5.4‰及以下。

2024年,遼寧新生兒數量已跌至18萬人,常住人口為4155萬;吉林新生兒數量跌至9.7萬人,常住人口為2317.31萬人。

為促進人口回流以及高校人才留在本地,東北三省可謂不遺余力。例如,2023年哈爾濱發布《人才新政30條》,提出對畢業五年內在哈爾濱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每月給予1500元—3000元不等的生活補助等舉措。此外,東北三省還推出“吉人回鄉”“百萬學子留遼來遼”等政策。

在人口流失過程中,東三省的經濟增長也面臨一定壓力。

2014—2024年,遼寧省的GDP增速僅在近兩年跑贏全國平均水平;黑龍江全部低于全國平均增速。最近三年,黑龍江均未能實現年初設定的GDP增速目標;吉林的GDP增速則僅在2023年跑贏全國平均水平,2022年GDP甚至同比下降1.9%,和上海一并為當年僅有的GDP負增長省份。

轉折發生在2021年

2019年,在31個省份中,僅有東北三省出現戶籍人口負增長現象,但到2021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3個省份,2022年進一步上升至20個省份。(注:2020年多數省份未公布人口自然增長率數據)。

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除了生育意愿較低之外,結婚的人數也在下降,這也將對未來的出生人口數量產生較大影響。

民政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數為610.6萬對,相比2023年減少了157.4萬對,下降了約20.5%。十年前,這個數值為1306.74萬對;離婚登記數為262.1萬對,相比2023年增加了2.8萬對,上升了約1.1%。

在出生人口數、結婚登記數下降過程中,部分省份性別比例失調問題也值得關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性別比為104.23(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對應的男性人口為104.23名)。其中,廣東、海南、西藏的性別比均超過了110;河北與東北三省的性別比均低于100,意味著四個省份為“男少女多”。

近幾年,新生兒數量下跌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例如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年普通小學數量降至14.35萬所,相比10年前下降32.8%。

為扭轉出生人口數下跌走勢,各地最近幾年開始了生育補貼“大競賽”。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全國層面最早出臺了育兒補貼政策。

國家衛生健康委去年10月的數據顯示,已有23個省份在不同層級探索實施生育補貼制度。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育兒補貼的操作方案。

今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發文稱,2024年,全國出生人口為954萬人,比2023年增加52萬人,自2017年以來首次回升,主要受近幾年生育意愿累積、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漸落實以及龍年生肖偏好等因素影響,但也要看到育齡婦女特別是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仍在減少,對中國下階段出生人口依然存在影響。


田進經濟觀察報記者

大國資新聞部記者
關注宏觀經濟以及人社部相關產業政策。擅長細節深度寫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經濟觀察報 incentive-icons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是專注于財經新聞與經濟分析的全國性綜合財經類媒體。聚焦商道、商技和商機。
104810文章數 160472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強軍之路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文山县| 池州市| 郎溪县| 浪卡子县| 阳原县| 望江县| 两当县| 牙克石市| 蓬莱市| 临泉县| 新乡市| 秦安县| 岳池县| 甘孜县| 南澳县| 清丰县| 嵊州市| 赞皇县| 子洲县| 和平县| 漳平市| 四平市| 贺兰县| 饶阳县| 志丹县| 新田县| 扶余县| 额敏县| 宁陵县| 新沂市| 秀山| 台江县| 郸城县| 天水市| 浠水县| 都兰县| 许昌市| 潞西市| 盖州市|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