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電視劇《烏云之上》播出至第6集。老編我沒有在其首播的時候寫劇評,是想多觀察幾集。這部電視劇首播的劇情內容,質量很低,令人奇怪。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就拿出個這?所以,我等該劇6集之后,談一下觀感——這部《烏云之上》可以歸為爛劇,其成為爛劇的根本原因是,有套路懸疑,無時代特征。
這部電視劇的敘事套路,肉眼可見。女主角的男刑偵搭檔失蹤,刑偵內部可能出現內鬼,繼而,出現碎尸案,抽絲剝繭,指向販毒團伙。這個敘事套路,可能會造成大量觀眾棄劇。只要觀眾們看過幾部犯罪刑偵劇之后,就可以自行腦補稍后的劇情,而且,這部戲目前6集,毫無“意外”可言,都是觀眾們可以預料到的。
男刑偵搭檔的失蹤,大抵就是緝毒去了。而前邊搞了好幾集的碎尸案等等,其實還是為后邊的緝毒進行鋪墊。而犯罪分子這種到處拋尸的作案手法,也沒啥新穎的地方,只能視為是智商偏低。一部犯罪刑偵劇的開局劇情,如果充滿著這么多的套路式的話,就不能稱之為劇本層面上的好戲了。
同時,《烏云之上》最失敗的地方在于,它缺乏對于時代的深度“描寫”。這部電視劇目前的淺層次敘事,更像是一部打著犯罪刑偵旗號的偶像劇。在該劇當中,也確實搞了不少偶像劇才會有的花活兒。比如,對女主角進行特立獨行性格的打造,已經到了嚴重失真的程度,這樣的刑偵人員,更像是偶像劇當中的角色。對男二號的打造,也缺乏基本深度和生活真實,赤裸裸的偶像跟班。
時代描摹,這件事情,可以對比隔壁的《沙塵暴》,在該劇當中,趙冬苓編劇雖然也搞了不少的套路和花活兒,但是,她清楚,一部犯罪刑偵的電視劇,最終反映的是所屬時代的特征,是典型地域和典型時間之下的犯罪活動內容。反觀《烏云之上》,我之所以認為它是爛劇,正是因為,它缺乏這些典型,太流俗了,沒有地域特征,沒有時代特征等等。
《烏云之上》更可以說是一部架空了時代和地域的手捏式的犯罪刑偵內容。時代失真,地域失真,角色偶像劇化,犯罪刑偵故事套路化,這些問題,綜合起來,已經讓它成為一部較為典型的爛劇了。此外,更勸退觀眾的則是,這部電視劇的故事性不夠,給的犯罪懸疑內容也嚴重不足。
我們前邊是按照優秀電視劇的標準來衡量,到了要求故事性和懸疑度的時候,已經降低標準,按照商業劇的標準來衡量了。一部電視劇,無法滿足時代背景和地域背景,但至少應該滿足其自身的商業故事屬性吧。然而,抱歉,《烏云之上》6集之后,并未建立一個有趣的故事,它一直在嚴重的套路當中敘事,是一個一眼就可以看到大結局的作品。同時,它的小情節和大情節配合度也非常低,都是可以被觀眾們猜測出來的。
作為商業劇來看,它很多的問題還在于絮叨。懸疑類的商業劇,需要給出足夠多的故事才行。《烏云之上》現在的特征是,女主角帶著男配角非常忙碌,一直處于馬不停蹄當中,但是,他們并沒有快速推動故事,相反,很多零碎的內容,充斥其中,讓整部電視劇在敘事節奏上出現嚴重問題。砍掉很多女主的情感戲,可能會更好。
孫儷的表演,估計也會令很多觀眾不舒服。孫儷當然有很多的流量粉絲,幫助她維護口碑等等。但是,對于普通觀眾而言,孫儷在《烏云之上》這種全程愁眉苦臉、像觀眾也欠她八百萬的樣子,就真的會勸退不少普通型的劇迷了。劇情節奏本身就有問題,孫儷還按照非常壓抑的方式來完成角色,最終,這部電視劇就走向了沉悶與無趣。
當然,《烏云之上》最根本性的問題還是,一個犯罪故事,并未呈現有效的時代特征,且無法形成有效的社會學層面上的思考。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早前曾出過一些可以形成社會學思考的電視劇。那些作品,可以視為是標桿。《烏云之上》目前這個狀態,應該可以視為是迷霧劇場當中質量非常低的一部,可以排在這個劇場作品當中的倒數了。(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