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當下,鄉村開發已從資源驅動的粗放模式,邁向運營驅動的精細化階段。這一轉變中,專業機構憑借其系統性思維、專業化能力與資源整合優勢,成為深水區突破鄉村發展瓶頸、激活內生動力的核心力量,其價值在多個維度上得到充分彰顯。
一、資源整合與產業鏈升級能力
1、碎片化資源系統化開發
傳統鄉村資源分散、同質化嚴重且利用效率低,專業機構能通過全域視角整合自然、文化、產業資源,形成復合業態,避免同質化競爭。還能通過"整村運營"模式協調政府、村民、資本等多方利益,建立可持續的分紅機制(如臨安洪村的分紅模式),解決資源碎片化和權屬矛盾。
例如浙江臨安洪村引入運營商后,將閑置房屋、土地統一規劃為文化茶食空間和養生館,帶動村集體收入年增長230萬元。福建萩蘆鎮通過“五彩萩蘆”區域品牌整合20余款產品,銷售額達200萬元,間接經濟效益超千萬元。永泰大喜村通過引入運營團隊,將森林資源、閑置房屋、民俗文化整合為生態旅游、研學體驗、特色農業的復合業態。
2、產業鏈延伸與三產融合
專業機構能推動“土特產”從初級加工向高附加值延伸。浙江永安村通過村屬企業開發米酒、鍋巴等衍生產品,水稻產值從2000元/畝提升至6000元/畝,并通過“禹上稻鄉”農文旅項目實現年營收2250萬元。數據顯示,專業運營可使農產品溢價達30%-50%(如浙江朱灣村於術農場)。
二、品牌價值提升與市場競爭力塑造
數據顯示,系統化品牌運營可使農產品溢價30%-50%(如欒川豆腐通過"欒川印象"區域品牌提升附加值),而臨安"徑山禪米"的品牌包裝直接帶動農戶每畝增收超1500元。
1、文化IP深度挖掘
專業機構擅長挖掘文化IP、將鄉土文化轉化為消費場景。云南糯黑村以阿詩瑪文化為核心,將阿詩瑪文化轉化為農人演員、非遺產品等體驗場景,打造非遺體驗、紅色研學等產品,形成“農人演員”“匠人演員”等特色IP,吸引游客深度體驗撒尼族生活。浙江臨安“徑山禪米”通過文化包裝,每畝增收超1500元。浙江朱灣村通過"於術五星生態農場"重構產業價值鏈。
2、差異化定位與溢價能力
系統化品牌運營可突破同質化瓶頸。安吉白楊村定位“詩意棲居之地”,帶動村集體收入翻倍;河南欒川豆腐通過區域品牌“欒川印象”實現溢價,驗證專業品牌設計對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三、數字化營銷與流量運營
1、流量聚合與精準觸達
專業機構利用數字化工具破解鄉村私域流量運營難題。浙江“向村行”平臺整合零散業態,通過"鄉野露營""體驗研學"等八大板塊分類,整合零散業態形成消費閉環,其社群搶券、云村民系統等工具破解了鄉村商戶私域流量運營難題,提升轉化率30%以上。臨安“龍門秘境”通過短視頻、網紅打卡點年吸引50萬人次游客,較傳統地推效率提升3-5倍。
2、跨界合作與流量共享
湖南德錦文化通過打造“華東天路”越野線路,帶動周邊民宿入住率提升90%,柑橘等農產品銷量增長200%。永安村“稻夢空間”數字平臺實現農田智能管理,并通過直播帶貨推動線上銷售額占比超40%。
四、產品創新與體驗升級
1、微度假與定制化服務
專業團隊開發深度體驗"微度假"產品(如3-7天深度生活體驗游),設計勞動研學、企業團建等定制化服務,此類創新需要專業機構的市場洞察力和跨行業資源嫁接能力,遠超村民自發經營水平。如浙江徑山陽坡打造“耘野洪村” 品牌打造企業團建基地,將傳統稻米升級為文化消費品。石林糯黑村推出3-7天撒尼生活體驗游,客單價提升120%。
2、網紅場景與跨界融合
景德鎮“云里霧里·茶宿集”將廢棄茶廠改造為茶旅綜合體,帶動茶葉溢價200%,村民人均收入三年增長44%。浙江橫港頭村通過舊鴨棚改造的小鴨藝術中心,成為長三角藝術研學熱門地。
五、可持續發展機制構建
1、生態保護與利益共享
專業機構構建長效運營框架,通過環境承載力評估控制開發強度。臨安模式推行“小而美”原則,建立農產品溯源、服務質量標準等管理體系,限制游客規模以保護生態,同時建立分紅機制,村民通過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益,人均年收入增長超30%。永安村通過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村集體收入從28.5萬元增至505萬元,形成“租金+分紅+就業”的可持續模式。大喜村"黨建+積分制"的治理創新,朱灣村與九耕公司簽訂的整村運營協議,都體現了專業機構在利益分配、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系統設計能力,這是粗放式運營無法實現的。
2、標準化與風險防控
臨安出臺《村落景區運營考核辦法》,委托第三方動態評估運營商績效,確保項目合規性與持續性。福建萩蘆鎮建立農產品溯源體系,通過“五彩優選商城”實現質量管控與聯農帶農。
六、人才與組織能力賦能
1、專業化團隊孵化
鄉村運營需復合型人才支撐。永安村引進職業經理人團隊,三年內營業收入從120萬元躍升至2250萬元,帶動30家民宿發展。臨安通過“兩進兩回”政策吸引青年返鄉,組建7家運營商聯盟,實現資源協同與經驗共享。
2、在地化共創機制
浙江鄉立方推動“原鄉人+歸鄉人+旅鄉人”互動,如威坪辣醬工坊通過村民參與生產、網紅直播帶貨,年銷售額達300萬元,帶動5萬斤原料訂單。
運營驅動,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
專業運營機構通過數據驅動的資源整合、品牌IP打造、數字化工具應用及可持續機制設計,顯著提升鄉村經濟的市場適應力與競爭力。
當前,鄉村開發從“資源驅動”已進入“運營驅動”時代,專業機構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的提升,更在于其系統化思維對鄉村治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的全面賦能。未來,隨著更多“文旅新農人”的加入,專業化分工將成為城鄉價值共振的橋梁,推動鄉村振興從“輸血”走向“造血”,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 End —
來源/伊品鄉AIGC
鄉村品牌研究院AGI智媒體中心
【 專欄 】
伊品鄉
AIGC
圖/來自網絡,侵刪
編輯/中農數創聯合設計分隊
校審/鄉村品牌研究院
鄉村振興,創意先行
文章若有用,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