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2010年7月《好大夫網》的一封感謝信:
施大夫您好:
我是一位濱州的小患者,本來正上高二,正要參加考試的。得知自己生病之后,很難受。不知道該怎么辦。父母也很著急,在當地醫院就診無果后到了濟南省立醫院(原來的工作單位,山東省立醫院)。來到濟南查了好多天,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就在我們全家都不知該如何是好時,遇到了您,剛見到您時,您的和藹、親切就讓我們全家本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其實,說實話,我一直都想叫您一聲叔叔,您每次來查房時,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是您認真接待了每一位病人。用您精湛的藝術(醫術)使每個患者都康復出院。這些我們患者都看在眼里。其實,當每個人生病時,性情(心情)都很低落、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個時候,最需要一個醫德醫書(醫德醫術)都很高的好醫生,使(是)您讓我看到了希望,每次在病房里,看到您忙碌的身影,我都會想要是能當你的助手多好啊!但我知道您的學歷這么高,要想當你的助手,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努力學習,將來長大了即使不能當您的助手,也要當一個和您一樣認真對待工作,對社會有用的人。
祝施叔叔:
工作順利,天天開心,好人幸福一生!
施大夫的回復:
#2010-07-08,23:25(可見回復的時間是晚上11點半)
高中的學習本來就緊張,又有了疾病,親人朋友著急,自己更著急。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所以盡力以最短時間內解決你的病痛。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多么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像你一樣聰明、懂事、勤奮的孩子,長大后加入到治病救人的行列。
但成為一名好的醫生,需要付出很多,很苦也很累;不過,揮灑自己的辛勤汗水去積善行德,終究是快樂的。
首先是要考上大學,進入醫學殿堂。所以希望你努力學習,力爭上游,順利完成中學的學業。
你小小的年紀經歷了兩次手術,非常的堅強,又非常的聰明,相信你將來一定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棟梁之才。
我們期待著……
—— 15年過去了,現在已經是30多歲了,如今變得咋樣啦?
PS:脾切除治療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這是一位16歲的讀高二的女孩兒。以腹痛和貧血3個月前來就診。經檢查發現血色素56g/L,屬于重度貧血;CT檢查發現腹部布滿大小不等的包塊,大者6cm左右,懷疑腹部長了腫瘤。全家非常緊張,來到門診。經仔細詢問病史,她6歲曾診斷為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當時也是重度貧血,在當地做了脾臟切除加脾組織的大網膜移植術。此后貧血好轉。直到2年前發現貧血逐漸加重,并伴有腹痛經常發作。經過檢查,診斷為:球形型紅細胞增多癥,重度貧血,移植脾組織功能亢進。后來又進行脾組織切除術,僅留下一小塊2cm左右的脾組織。
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其特點是貧血、黃疸、脾腫大、外周血球形紅細胞增多,可伴有或不伴有膽結石。由于紅細胞膜蛋白基因突變,導致紅細胞膜表面積減少,滲透脆性增加,紅細胞僵硬,變形性差,在脾臟過濾時,容易被破壞,形成血管外溶血。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貧血、脾臟增大和脾功能亢進。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沒有很好的方法,但通過切除脾臟可以減少紅細胞破壞,從而緩解貧血狀態。脾臟切除之后卻又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所以醫生又為她做了脾組織移植術,以達到保留部分免疫功能的目的。但脾組織移植的數量和多少不宜控制,留的多了,貧血不能緩解;留的少了,免疫功能又受影響。該例患者移植后的脾組織增生明顯,導致脾臟功能亢進,從而導致重度貧血的復發。
照片1 球形紅細胞
照片2 CT所見 增生的脾組織
照片3 增生的脾組織術中所見
照片4 切下的增生的脾組織1
照片5 切下的多個脾臟組織塊
照片6 患者的感謝信及回復 截屏照片
專家介紹
施寶民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肝膽胰外科
擅長
普外科各種疑難雜癥的診治,尤其是肝膽胰脾良惡性腫瘤、各類膽石癥、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及胃腸肝膽外科疾病的微創外科治療。
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04年赴法國歐洲微創外科中心進修腹腔鏡外科。2007年~2008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在德國洪堡大學Charite 醫學院作訪問學者,并獲得德國醫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普外科尤其擅長肝膽胰脾外科及其微創外科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對于肝膽胰及消化道腫瘤、復雜的肝內外膽管結石、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和微創外科技術有較深入研究。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德國師從著名外科學家、歐洲外科學會主席Neuhaus教授。開展各類腹部大型復雜及微創外科手術,實施手術數千例,以創傷小、并發癥低、恢復快、遠期臨床效果好為特色。
近年來相繼開展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脾臟的胰體尾切除術、精準半膽或肝段切除術、部分脾切除術、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腸切除的膽囊癌擴大根治術、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門部膽管癌的擴大根治術等多種新術式,贏得國內外同道的認可及廣大患者的好評。
腹腔鏡微創外科技術可以熟練應用于各類肝膽胰脾及胃腸外科手術。腹腔鏡下肝葉切除、胰腺腫瘤切除,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腹腔鏡下脾臟切除及脾段切除術等,積累了豐富經驗。還開展了經臍單孔膽囊切除、肝囊腫切除等單孔微創外科手術。不但見效快,同時疤痕小或者無疤痕,做到了術后較好的美容效果。
先后承擔國家自然基金等國家10項。多次赴歐美等國家參加國際會議并大會發言。獲得省部級三等獎多項。國內外發表論文100余篇,SCI收錄雜志20余篇。主編專著2部,副主編2部,參編專著10部,英文專著《Liver cancer: new research》在美國NOVA出版社出版。
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實驗與轉化醫學學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膽道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科技部國際合作計劃評審專家、上海市普外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普外專業委員會膽道外科學組委員、上海市普外科質控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上海腫瘤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上海普外醫師分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外科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外科委員會腹腔鏡微創外科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學會第四屆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中國微循環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肝膽胰學組副組長、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技術委員會肝膽胰腫瘤專家組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數字分會膽道損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國際外科學雜志》編委,《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編委,《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青年編委,《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