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河口市雙興鎮,有一個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寶善村。這里三面青山環抱,一面綠水相依,山林郁郁,飼草豐茂,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基于這里豐富的山林、飼草資源,生態養殖和綠色種植成為發展的主攻方向。梅花鹿、肉牛、生豬養殖項目相繼落地,林果產業也蓬勃興起。為了讓皓翔鹿業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場順利落戶七組,村干部積極溝通協調,籌集資金物資,完善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現在,養殖場已發展到8萬平方米,梅花鹿數量達到700余只,不僅成為村里的產業支柱,還季節性安置了7名勞動力就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
村黨支部書記吳朋飛帶頭建牛棚、蓋豬舍,投身到母豬、育肥豬和肉牛養殖中。在他的精心經營下,可繁母豬發展到30頭、仔豬80頭,黃牛養殖也逐漸走上正軌。
產業發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資金短缺、養殖風險等問題一度困擾著村民。為了幫助村民解決這些難題,寶善村兩委積極行動起來。他們主動與市農信社、郵儲銀行溝通協調,為村民辦理貼息貸款,讓農民發展產業有了充足的資金保障。同時,協調商業保險機構,為農戶養牛辦理肉牛保險,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
(資料圖片)
在村兩委的大力扶持下,寶善村的養殖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全村興建牛舍1300平方米,黃牛存欄量達到200頭,生豬數量增長到400頭。庭院經濟也搞得紅紅火火,示范戶發展到30戶,養殖山林“溜達雞”7000只。李子采摘園面積擴展到13畝、“雞心果”種植面積達到67畝、大果榛子發展到80畝。村民高士全栽植的40畝大榛子樹碩果累累。如今,村民們的觀念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水稻、玉米種植,紛紛投身到經濟效益更高的特色種植項目中。2024年,甜糯玉米、絲瓜、蘆筍等特色農產品出現在村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開著電動車,將這些新鮮的農產品運往東豐、梅河口市場銷售,每一趟都收獲滿滿。
隨著產業的發展,寶善村兩委并沒有忘記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他們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清除了6處大型垃圾堆放點的越冬垃圾,健全完善環衛保潔規章制度,讓村莊的環境始終保持整潔。同時,多方籌措資金,修復了30處水毀路肩、兩個涵洞和2000延長米的農田作業路,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飲水安全是民生大事,寶善村兩委深入調查村民飲水現狀,根據各個小組的不同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改造方案,并精心組織施工。經過不懈努力,全村自來水入戶實現全覆蓋,村民們終于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對于臨時困難家庭,村兩委積極協調上級部門給予資助,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防止返貧監測工作,常態化走訪低保家庭、五保人員、脫貧戶家庭,及時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如今的寶善村,已然成為梅河口市遠近聞名的“梅花鹿之鄉”“林果之鄉”,肉牛養殖、生豬繁育等產業蒸蒸日上,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寶善村正邁著堅實的步伐,向著農業更強、村莊更美、生活更富裕的目標奮勇前行,描繪著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瑋琳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