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光科學與工程領域,超連續譜光源被譽為"白色激光",因其覆蓋寬光譜范圍、高亮度的特性,在生物醫學成像、精密光譜分析、國防探測等領域具有革命性意義,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侯靜,正是這一尖端領域的中國開拓者之一,她帶領團隊攻克關鍵技術難題,使我國超連續譜光源研究躋身世界前列。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激光武器專家”侯靜的故事。
侯靜是遼寧人,生于1971年。
侯靜來自于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父母都是國企的員工,父母非常注重對侯靜家國思想的教育,而且,侯靜從小就對軍營充滿了向往,希望長大后可以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為國家建功立業。
侯靜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她刻苦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1993年,侯靜的愿望終于實現,這一年,她憑借優異成績考入國防科大應用物理專業學習,本科畢業時被保送為碩博連讀研究生,成為學校第一批聯合培養生進入中國科學院深造。
中國科學院可以說是藏龍臥虎之地,侯靜幸運地拜入中國著名光學專家姜文漢院士的門下,從事自適應光學研究,成為姜老的得意弟子。
2002年,博士畢業的侯靜選擇留校任教,在一次學術交流中,激光技術專家趙伊君院士提到“超連續譜光源”能覆蓋光電傳感設備的整個工作波段,無法進行防護,第一次聽到“超連續譜光源”的侯靜認識到,如果能夠在“超連續譜光源”的研究中獲得突破,中國定能立于不敗之地,于是侯靜決定開展“超連續譜光源”研究。
當時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處于一片空白的狀態,為了實現突破,侯靜申請到赴英國巴斯大學學習深造,在此期間,侯靜幾乎將自己的所有空閑時間都用在光學方面的研究上,她的勤奮和不知疲倦,給實驗室的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國后,侯靜將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知識與國防科大在光學領域的優勢結合起來,提出合作開展“光譜可控的高功率超連續譜光源”研究。
此后的幾年里,侯靜率領研究小組以高平均功率和全光纖化為攻關目標,先后突破了多項核心關鍵技術瓶頸,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和研制出兩種新型金屬光子晶體光纖,掌握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功率超連續譜光源的研制技術,主要技術指標打破美國保持4年之久的紀錄,一躍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超連續譜光源”取得重大突破之后,侯靜著手推動將這一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戰斗力,有報道稱,侯靜研制的激光武器射程遠、威力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軍事能力,一時之間,侯靜成為家喻戶曉的“激光女神”,也被美國人稱為“比核彈還恐怖的女人”。
除了“超連續譜光源”基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之外,侯靜還不忘了為我國培養高科技人才,侯靜指導和協助指導的研究生中,已有2人獲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人獲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人獲省優秀碩士論文。
站在新時代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侯靜像一束絢麗多彩的光源,不斷散發出光和熱,默默點亮強軍之路,照亮學子向強軍目標一路前行,在這里,向為我國光學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激光女神”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