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的豫東平原,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梨花香。在沈丘縣劉莊店鎮后嚴莊村,55株樹齡超過400年的古梨樹如期綻放,潔白的花朵在春風中輕輕搖曳,為這個正在探索產業振興道路的村莊帶來了新的希望。
“這些梨樹可是俺村的寶貝,最老的幾棵比我爺爺的年紀還大哩!”正在梨園除草的嚴大爺停下手中的活計,指著身旁的老梨樹說道。作為村里為數不多還懂得傳統梨樹管護技術的老人,他見證了這片梨園的興衰變遷。
2023年初夏,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村里開始著手整治荒蕪多年的古梨園。沒有大張旗鼓的改造,村民們用最樸實的方式:鐮刀除草、鐵鍬松土、三輪車運走積年的垃圾。村支書帶著黨員干部帶頭干,連放假回家的學生都來幫忙。
“咱們村條件有限,但保護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寶貝不能等。”村支書嚴魁說。經過簡單修整,梨園重現整潔面貌:廢磚頭打造成步道,廢舊磚瓦砌成的花池里種上了小花,每棵古樹都掛上了精美的標識牌。
更讓村民欣喜的是,在鎮農業服務中心的指導下,他們用老梨樹的枝條成功嫁接培育了1200多株新樹苗,不僅保留了老梨樹皮薄味甜的特性,又增強了抗病蟲害能力。新培育的梨樹苗被精心栽種在道路兩側的閑置空地上,既盤活了閑置土地,又為村莊增添了一道綠色風景線。目前,村內種植的梨樹品種有蜜梨、砂梨、萊陽梨、漿水梨、京白梨等,往日村中隨處可見“伸手可摘梨”、“小孩會賣梨”的熱鬧場面又重新成為了現實。
眼下正值梨花盛開時節,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聽說這里有古梨樹,特意帶孩子來感受一下。”來自鄰村的李女士一家正在梨樹下拍照留念。隨著村莊環境的改善,人氣漸旺,家住梨園對面的王大媽也有了新打算:“等夏秋梨子熟了,我也要學著做些梨膏來賣,給家里添點收入。”
“我們將協助村里申請‘古樹名木’保護資格,并邀請農業專家提供技術支持。”鎮黨委書記歐中鋒表示:“下一步要深入挖掘梨園的文化價值,讓這片百年梨園煥發新的生機,真正成為傳承鄉愁、帶動增收的‘活化石’。”
暮色漸濃,古梨園重歸靜謐,嚴大爺仍在仔細查看每棵梨樹的生長狀況。這些歷經滄桑的古樹,正孕育著鄉村振興的新希望,見證著一個村莊的美麗蛻變。
周口廣電融媒體記者 沈琳桂 通訊員 楊樂樂
編輯/魏鑫 審核/謝明 監制/武文科 總監制/程戰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