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鹿邑縣王皮溜鎮把特色種養殖作為當地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將“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鄉土資源轉化為“惠及千家萬戶”的富民產業,不僅破解了傳統農業增收難題,更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近日,鹿邑縣王皮溜鎮閆棗園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迎來了豐收季,一朵朵鮮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猶如一把把褐色的小傘,撐起了鄉村振興的“致富傘”。種植大戶張飛正穿梭于七個標準化大棚間采摘羊肚菌,看著筐中堆疊如小山的菌菇,張飛高興地說:“目前像咱們這種品相的羊肚菌,好的一斤可以賣到800多元,差的也能賣到200多元,按照一斤平均400塊錢左右,一畝能收入3萬元左右。”
特色種植不僅富了種植大戶,同時也帶動了二十多個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正在基地采摘羊肚菌的當地村民閆海霞對記者說:“每天早上送了孩子之后來這里上班,一天掙個五六十塊,下午不耽誤接孩子放學,在自己家門口業掙到了錢,也顧住了家。”
“我們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有力地促進了我們村的土地流轉。”該村黨支部書記閆玉亭對記者說:“目前我們存的土地流轉面積已達到70%以上,通過土地流轉不僅增加了我們村的集體收入,也為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閆棗園村的特色種植僅僅是王皮溜鎮現代農牧業發展的縮影。據了解,為夯實鄉村振興的根基,王皮溜鎮以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立足當地的資源稟賦,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聯動帶動機制,已初步形成了禽業現代農業產業園,艾草、魚苗農業產業園,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基,群眾富裕是鄉村發展的歸宿。鹿邑縣王皮溜鎮劉靜靜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將把特色種養殖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持續擴大規模,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培育本土特色品牌,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促進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壯大,讓“土特產”變成鄉村振興的“金鑰匙”,繪就鄉村全面振興新畫面。
周口廣電融媒體記者 朱凡 通訊員 郭皓雨
編輯/魏鑫 審核/謝明 監制/武文科 總監制/程戰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