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于白宮宣布,向所有貿易伙伴征收 10% 的基準關稅,同時針對 60 個對美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和地區,實施更高的定制化關稅。其中,中國面臨 34% 的關稅,越南為 46%,日本 24%,韓國 25%,就連南極地區也被納入征稅范圍。
外媒將這一舉措稱為 “經濟核彈”,盡管美國宣稱這是為了推動 “公平貿易”,但實際上,這一行為充分暴露了美國霸權主義的極端行徑。有句話叫“天欲其滅亡,先讓其瘋狂”,這話形容現在的美國很恰當。特朗普政府推出的關稅政策是不可能達成其所謂的預期目標的,反而還會讓美國自身的三大結構性危機浮出水面。
哪三大危機呢?咱們一個一個說。
首先是軍事層面,截至此時此刻,美國仍然是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然是,美國的軍事威懾力的實際情況已經遠不如其宣揚的——或者說大家受其過往宣言而形成的固有印象——那般強大。
美國雖擁有 11 艘航母,但真正能隨時投入作戰的眼下其實僅有 3 艘。同時,美國的軍事工業能力也存在嚴重問題,建造新軍艦的速度已遠趕不上老艦即將退役的速度……港口使用的起重機依賴進口,部分還是來自中國。就連 F35 戰機的生產線,也高度依賴外國供應鏈。此外,美國在軍事裝備制造速度上,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明顯。“某國家”一年下水艦隊的總噸位,相當于美國十年的產量,在五代機和六代機的研發生產上,美國也逐漸失去優勢。都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美國現在的情況是,想維持原地踏步都力不從心了。
產業方面,美國產業根基空心化,制造業在 GDP 中的占比僅為 11%,遠低于中國的 27%,半導體產能也從 37% 大幅下滑至 12%。持續五年的貿易戰,不僅沒有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反而讓中國的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
同時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加劇,民眾每年要多支出 1200 美元。美國對歐盟和日本等盟友實施高額關稅,引發了盟友的強烈不滿,德法等國指責美國的行為是 “經濟自殘”,日韓則迅速與中國展開合作。
而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霸權地位也在逐漸動搖。中國每年新增的發明專利數量達到 69.6 萬件,已經超過美日德三國的總和。在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中國的專利申請量也遠超美國。美國對中國實施的科技封鎖,不僅沒有阻止中國的科技發展,反而促使中國在芯片、航天等領域實現自主創新。
例如,芯片戰推動了長江存儲的發展,航天制裁催生了天宮空間站的建設。此外,美國驅逐亞裔科學家的政策,導致其在人才競爭中處于劣勢,而中國深圳等地則以高薪吸引人才。
特朗普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看似瘋狂,實際上是美國在面對結構性危機時的無奈之舉。美國長期依賴金融霸權,通過大量印鈔掠奪全球財富,導致國內制造業空心化,進而更加依賴金融手段獲取利益。
為了獲取選民支持,美國政府利用民眾對就業的訴求,揮舞關稅大棒,結果導致物價飛漲。同時,美國政府將貿易逆差和通貨膨脹的責任歸咎于中國和盟友,卻對華爾街的過度投機和富豪階層的財富增長視而不見。
當前,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著中國等國家的崛起,美國的霸權地位逐漸衰落。在國際貿易領域,去美元化進程加速,中歐本幣結算規模不斷擴大,沙特開始采用人民幣進行石油交易,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已跌破 50%。
與此同時,新的貿易聯盟不斷形成,中日韓重啟經濟對話,RCEP 的貿易額持續增長,澳大利亞也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特朗普發起的關稅鬧劇,不僅不能實現 “讓美國再次偉大” 的目標,反而會加速美國霸權的衰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