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正常已經有了近十年的社會經驗,差不多可以爬坡到主管甚至經理的職位了。但已經不算年輕,35歲近在眼前,考公、考編、筆試、面試等很多崗位“卡歲數”,33歲離開被卡的歲數已經只剩下一次嘗試的機會。因為你需要34歲那年備考、35歲最后一戰,才有機會上車。
此時無論是否成家,至少我們不能用23歲時候的思維來求職。盡量不要老覺得自己選擇很多,其實歷經社會的滄桑十年,你已經很接地氣,而不能老去套用過去的理想思維和理論知識。類似的情況,大家參照下《34歲考事業編,還來得及嗎?》《34歲在體制內,但工資低,該如何增收?》。
35歲前能趕上末班車進體制內,還是運氣不錯的,但大多數人進不了,我們今天來看看更常見的體制外案例,希望是個積極鼓舞人心的案例。
“本人,女,33歲,在三四線省會城市,”
“省會”中其實并不都是耳熟能詳的廣州、杭州,大多數屬于二線或新一線城市,比如出鏡率最高的武漢、成都、重慶、南京、長沙、西安等,連默默無聞的濟南、合肥、鄭州、石家莊、哈爾濱也不甘落后,但真的可以算是三四線的省會,主要有蘭州、西寧、銀川、拉薩、烏魯木齊、海口、呼和浩特這樣的,已經為數不多。
在這樣的省會,說明你老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但不如出名的蘇錫常、東莞佛山珠海,甚至被沿海的很多地級市都超過了,經濟總量甚至跟縣級市昆山扳手腕都不一定贏。但在你們省內還大致算是一哥,只不過全省的經濟水平在全國來說偏低。
這是現狀,并不是說多么不好,畢竟是老家省會,你最好在當地體制內發展。如果33歲的你一直在體制外就業,我建議你可以海投并發動關系,進當地的半體制內為好,不但穩定,收入也有一定的保障,比如公務機關的合同工、事業單位的非編崗位、央企子公司的外包崗位、國企及其孫公司的派遣工,這些相對比較容易進去。
當然,前文說過了,如果你過去沒參加過公考,還剩下最后一兩次考試機會,我建議你同時報下你們當地的國考和省考,也報下編制考試,畢竟人生不能重來,機會失去就再也不來了。
甚至你的33-34歲這一兩年都可以在家復習備考。總之,努力過總不至于后悔,不試一次則一輩子后悔。
“第一份工作是行政,第二份工作是二手車金融風控,”
你沒說學歷和工作時長,我暫默認你大致是23歲普通本科畢業,至今十年工作經驗,做了5年行政專員,后面5年做的是二手車行業的風控管理工作。看起來你倒是實現了職位的改行,但不知道目前所在企業發展如何,規模大不大,是否屬于國有機構,還是只是金融行業的私人皮包公司。
“現在我想轉行hr,不具備相應的能力,現在惡補知識點,結合我個人情況,想聽聽幽哥的建議,不勝感激!”
你有如上十年的行政和風控經驗,卻為何突然在第11年要改行?改行為何要做人事工作呢?不具備崗位能力,主要是沒有實際經驗,所以通過理論知識的“惡補”,用處是有限的,只是能在面試過程中大致勉強應付下而已。
不過堅持不懈則總有機會能改行做人事,只是需要長時間去捕捉這樣的機會,還大概率是私企民企的初級人事崗位。我去年有個“人事專場”的聚會,你找到并看下人事的7大分工,并從我推薦的那3個模塊入手為好,看看能否海投先入人力資源管理行業。
“個人想法:
行政:可替代性高,事務性工作多,成長性低,不太想從事基礎崗了”
33歲就要務實一點了,哪里有這么多“可替代性不高”的“事務性工作少”且“成長性高”還要“非基礎崗”,你這一句話就提了四個要求。我覺得不僅僅是行政了,任何崗位也基本無法同時滿足你的這些訴求。
這段整體來說,你下份工作不想做行政崗位。
你想法太多,要求苛刻,求職畢竟還是要去上班工作的,最好務實一點。
“風控:目前私企從事融資租賃業務,資金實力不足,10人以下小公司,之前做的模塊單一,進國企金融部綜合能力不足,涉及到財務分析,缺乏財務和法律的專業知識,也查詢過發展通道,到后期主要需要金融資源渠道的開發能力,而本人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均不強,未來上升難度很大。”
你說了自己在目前行業和崗位上都一無是處,而且你想進國企的金融部門,其實國企就很難進去,你還要去人家的金融部門,這就更難了,不但錯過了校招機會,社招恐怕有關系也不一定能進去。
再說你所在的是二手車的融資租賃業務,屬于商務服務中的設備租賃,跟金融行業沒多少關系,你們公司是非金融機構,沒有金融牌照。所以,你不僅僅欠缺你所說的財務分析和法律知識,你連行業也分不清,就更難去做國企、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風控管理工作了。
這段你的描述,是說自己沒有能力進國企的金融部門做風控相關的工作。
“hr:正因為門檻低,所以崗位錄取率低,競爭激勵,除了應屆大學生,業務轉hr也有很多,你不知道都在跟你競爭,之前投遞房產公司求職簡歷,對方很在乎行業背景和崗位的持續性,基本上轉行的人秒殺!”
你這段是對人事工作的描述,是說人力資源崗位容易被其他轉崗過來的人包括應屆生取代,所以你不想從事人事相關的工作。人事不但工資低,而且沒有競爭力。但是你又想改行做人力資源工作,這里貌似有邏輯不通的地方。
你也投遞過房地產行業的人事崗位,但是對方很在意求職者的房地產行業背景以及過去從事人事崗位的經歷,但你還是想進人力資源部門,只是經常會被秒殺。
這里你的描述有矛盾,因和果好像并不是因果關系,大致你的意思是對人事崗位既愛又恨、愛而不得,如果給自己機會,哪怕工資低、競爭激烈,也是愿意嘗試人力資源相關工作的。
“想做業務崗,但是喜歡的教育培訓行業在下行階段,不敢輕易嘗試!”
業務崗就是銷售員,目前很想去做銷售,但是不喜歡做其他行業的銷售工作,只愿意去自己喜歡的教培行業去做銷售,也就是課程顧問(CC)。但是因為教培行業正在走下坡路,所以就不敢去做銷售了。
教培行業的銷售,這是你列出的第四個工作了,但是也不想去做,因為雖然喜歡銷售崗位,也喜歡教培行業,但是行業下行,所以作罷。
到了這里,以上你列了接下來的4種職業選擇,但大多數描述是在給自己找不去上班的理由。你不是說行業不好,就是說自己崗位能力不足,要么說自己知識匱乏,要么就是說個人不敢去嘗試。
“最后一條路想進體制,年齡限制,只能進國企,國企強調硬性條件,要求第一專業,最近面試的崗位需要碩士學歷,沒有資源背景,只能靠提高學歷進入
該如何做職業選擇?”
最后到了第五個選擇,就是進體制內。
進體制最好的就是去做公務員,但是你33歲卻默認自己超過了35歲的年齡限制,所以沒考慮考公,自然也否決了考編。
然后,你得出了自己可以通過進國企而進入體制內,但是感覺國企又對專業等有很高的要求,且需要碩士研究生學歷,還需要有資源背景才能進國企,于是你得出一個進國企的結論:需要現在33歲去考研,然后大致37歲碩士畢業時再想辦法進國企。
你的推演比較荒唐,感覺你是在游戲人生,也是有意來搞笑的,并不是真的要提問,盡管你裝得很“想聽聽幽哥的建議,不勝感激!”
最后你問,你該如何選擇。其實以上都不是你的選擇,你列了五個職業道路,沒有一個是被人錄用或者對方要你的。這跟小時候的“清華北大我選哪個”類似,你又沒得選擇。這5個選項對你來說并不存在,不是你此刻擺在桌面上的可選項,何來做選擇呢?
因為你有行政崗位的經驗,現在改行做風控了,學歷也本科了,所以你要是求職的話,建議這兩個崗位你都可以去投遞,目標是大企業大單位,二則是工資尚可就行,三則考慮盡量不加班,四距離不遠也就是方圓50公里之內即可。當然,最近兩年可以嘗試下考公和考編,開頭講過了。
以上就是你當下比較務實的職業計劃,但是根據你的描述好像你啥也不愿意做,你需要別人幫你得出一個可以辭職回家的結論,勸說你辭職不上班在家躺平啃老最好。
這有些匪夷所思,不知道你是一直如此,還是最近33歲經歷了什么打擊或者刺激,你的所有描述都是“我想學習成績好但我不想學習”這樣一個二流子的語言。
我不清楚你的家庭情況、兄弟姐妹幾個、你是否婚配、有無子女,但我是可以看得出來你當下還是相對可以我行我素的,至少你自己大致可以做自己的主。盡管你的可選項不多,但我希望你積極起來。
本想從33歲的人中找出個積極上進的例子,來鼓勵你的同齡人的,但不巧將你搜了出來,不期待你做個表率,但鼓勵你不要喪失奮斗的勇氣,至少沒必要列出五個選項說“我全不想去做,也都進不去,你幫我看該選哪個?”
你的邏輯此刻不能自洽,可能體力尚可但心力已然不足。愿你早點走出暫時的迷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